朱军山回忆录第三部分

10581

2021-04-10

 

第十章  科龙集团

 

 

1

1998年我在深圳赛意法微电子任夜班经理。6月份的某一天,有几个天津来的半导体教授来深圳参观,想去意法半导体的工厂看看,但是没有门路。后来通过关系找到我,希望能进入里面,要我一定帮这个忙,我很快就答应了。当时下班后我是老大,可以直接做主,白天不行,要经过总经理。下班后,大概七点钟,我就领着这些教授参观这个当时世界最新的半导体生产线。来的人中,有个来自于河北工业大学的徐岳生教授对我产生了兴趣,问我学什么专业,什么学校毕业等等,我一一作答。徐教授很高兴,问:想不想考我的博士?我回答说愿意,同时担心自己这几年在企业工作,没有系统学习,复习起来会不会有难度?自己除了英文好,专业课很久没看了。徐教授满怀信心地说没关系,过几天来上海,我给你些资料,你看完这些资料就可以考了。从此我开始了人生的一个新的里程:报考博士。

外资企业的工作就像男人的胡子,永远也剃不完,每天即使24小时不休息,工作也做不完:无尽的会议、各种各样的审核、写不完的报告、发不完的邮件。一周能有两天按时下班,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这种情况如何复习?我发扬了多年养成的海绵吸水般学习知识的干劲,每天上下班的路上成了最佳的学习时间。家住在罗湖区,工作在福田区,横跨半个深圳,路上的一个多小时正好是学习的时间,固体物理学,量子力学等等课程就这样复习完毕。英文是拿手戏,有国外的经历,英文上几乎没费功夫。到年底,如愿以偿考上了博士生。从此开始了博士生的学习。开始两年,我想尽量不放弃工作,比如坐飞机去天津听课,联系深圳本地的大学学习基础课程等等,但是时间久了还是力不从心,于2003年3月离开了工作十年的ST,以便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学位。

加入科龙集团是在2003年初。2002年下半年,我的博士课题的研究已经开始,当时赛意法的严格管理和请假的麻烦让我没有时间进行下去,决定离开赛意法微电子,去一个相对轻松一些的公司去工作,边工作边研究,完成博士论文,因此开始在外面找工作。

在深圳一个高级人才招聘会,科龙集团的招聘位置上,我交了一份简历,不久接到他们的面试邀请,要我去顺德科龙总部去面试。当我从深圳坐车到达顺德,下了汽车后,就上了一辆科龙派来的奔驰600,来到了他们的总部大厦,见了董事长顾雏军和冰箱公司总经理姜源博士。面试是由姜博士来问的,基本上是一些常规问题,时间也不长,当时关于这家市值几百亿的上市公司的新闻,频繁见诸报道,顾雏军个人的报道也常常出现在新闻上,今天终于见到了新闻中的人物。特别是他派大奔驰接送的举动让我很受感动,我提出希望给些假期完成我的博士论文的要求,他们也客气答应,所以就在当时邀请加入的几家公司中选择了科龙。

作为中国最早的上市公司,以及最早的家电企业,科龙曾经为中国家电业的发展起了关键作用。上世纪80年代初的时候,顺德在香港澳门的同胞回顺德走亲戚的时候,带回来的电饭煲、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等家电让这些顺德亲戚大开眼界,这些当时的奢侈品家家以拥有一个为荣,特别有面子。这些电器外观设计精美,又实用,通常产于日本,国内市场几乎没有,即使偶尔在免税店有售,价格也高得离谱,只有一些特殊群体的人用得上。而最终在中国大地上,这些产品是由顺德开始生产出来向全国扩散的,中国也因此逐步打败日本,成为世界最大家电生产国。

顺德的地方虽然不大,过去就是一个县,后来虽然改县为市,其实还是一个县的级别,但是因为一些特别的地理和历史的原因,常开历史之先。广东境内的大河西江之水就环抱顺德古城向东流,船运发达,货物和旅客通过几个港口流向四面八方。位置离广州50公里,离番禺30公里。历史上曾经很长时期,番禺就是广州,管理过好几个省的面积,所以顺德紧靠大都市,但是又因为大江大河的阻隔,地理人文没有完全被同化,造就了顺德人的特质。这种特质各有各的表述,比如有人说他们地方观念强,有很强的地方自豪感,相互团结,实干,吃苦等等;现在我们通常说的天下名厨出顺德,天下家电出顺德,就是这种特质的一种体现。

科龙也是顺德特质的体现。当初本地的乡镇企业,比如五金厂、油漆厂、铸造厂的老板们在使用这些外国家电的时候就在想,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做出这么复杂高端的产品,有这个想法的也包括本地的一些官员。当时的县委书记欧广源就对他们这些老板说,你们只有联手合作才能制造出这些产品。他们开始分工合作,把拆开的电饭煲配件每一个老板拿一个回去照着样子造出来,然后拿回来一起组装,这就是第一批国产家电的由来,也是科龙的由来,科龙这家公司就此开始起步,你说它是乡镇企业都是抬高他的身价,他是村办企业。创始人蔡十二、潘宁等就是地道的农民,但是他们敢闯敢干弥补了文化上的不足,他们比有文化的企业家更加珍惜人才,把科龙做成了上市公司,把一个村办企业做成了2万多人的大型制造企业,聚集了几千名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和研究生,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先生曾经也莅临这家公司。

 

2

我加入科龙的时候,科龙的组织结构大体是这样,一个冰箱公司,一个空调公司,一个配件公司,他们各自独立自成体系,独自生产自己的产品,每家公司都是规模五千以上的员工,其中的配件公司主要是模具和金属加工,也是独立运营,我实际加入冰箱公司的研发部,负责产品研发。

在加入科龙前,不要说研发这些家电产品,就是使用的机会也不多,事实上我完全是一个外行,所以他们敢于录用我需要相当的勇气和魄力,因为我只有一个外资企业十年的工作背景和一个尚未拿到的博士学位。但是顾雏军有顾雏军的气势,他不仅录用了我,还录用了其他几位博士。

作为一个外行,我需要快速进入角色成为内行。好在科龙的节奏远没有过去工作的赛意法的节奏快,这给了足够的学习时间,让我得已在几个月内由外行变成内行,由内行变成专家。磨合时间一过去,马上展示身手,给公司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成果。

第一次去冰箱生产线的时候,我才发现冰箱的制造竟然需要这么大的场地。一眼望不到边的生产线在自动传递带的牵引下一个一个工序向前推进,每个工序完成一个生产的步骤,几十道工序后,一台完整的冰箱产品就在生产的末端下线了。我虽然也在赛意法的生产线上看过许多次半导体器件的生产线现场,但是这种冰箱流水线比起半导体的生产线就直观和宏伟多了,巨大的生产机器和蜿蜒曲折的传送带以及噪音和化学气味展示出一种冰箱生产线特有的生产场面和气氛,让我大开眼界。我学习、观察、思考,但是又不能表现一无所知,毕竟我是科龙高薪聘请的专家人才啊!

由于ST工作十年的原因,事实上在生产制造管理领域我是站在全世界的最高点,这是当时任何国内的制造企业短时间内无法超越的,这给了我足够的自信和管理知识的储备,也是我能快速学习一个全新行业的基础和能力。我的知识背景跟这里的人完全不同,经验也完全不同,给了我和企业间相当大的互补性。我可以用跨国公司企业学到许多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提升科龙的管理和技术,同时从科龙这个完整的制造体系中学习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这种互补的效果很快得到了证实。由外行给企业带来大变化的例子很多。后来我看苹果创始人乔布斯的传记,发现苹果早期的发展其实也依赖一个外行,即乔布斯从百事可乐公司挖过来的销售高手约翰.史苟李,当时他对计算机完全是外行,但是乔布斯却不惜代价把他请过来,使苹果电脑的销售迈上了新台阶。

 

3

在科龙这个全新的公司和全新的行业,我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比如注塑、金属加工、喷涂、发泡等等,每个都是一个特别的专业,都需要一个大学生系统学习四年。注塑来说,要注塑出塑料件,要有相应外形的塑料模具,模具本身就有让人终身学不完的知识。有了模具还要有塑料原材料,因为他的样子像一粒一粒大米,因此又叫颗粒料,一袋一袋像化肥一样堆在一起。这类材料在化学上因为分子量很大,又叫高分子材料。然后还要有注塑机,把颗粒料加热软化融溶后注入模具空腔,在高压下挤出需要的外形。由于工业产品以及个人消费产品日益繁多,衍生出适合不同用途的塑料材料。有些要耐热,有些要绝缘,有些要受力,有些要耐化学酸碱等等,使塑料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广泛使用,最多品种的一种材料。冰箱上使用的塑料总共上百种,什么AB,ABS,PP,PE,PVC,CPVC,VPVC等等各种材料,中文名称也很难记住,比如,PE叫聚乙烯,PP叫聚丙烯,PVC叫聚氯乙烯,PC叫聚碳酸树酯,如此下去,可以列几十上百种种,用途各不相同,性质也不一样。我花了相当多的时间留心学习记忆才理出一些头绪,虽然不是塑料材料专业人士,至少已迈入门槛。

我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但是学习条件还可以。我一起的同事有各种专业的工程师,他们有耐心和时间跟我交流,可以短时间内把他们的知识和经验部分变成我的知识和经验,毕竟谁也不会觉得博士生无知,只是专业不同,况且自学是我终身的特长,总是可以通过自学快速掌握重要的知识。

我是以技术专家身份进入的,不需要有太多的行政上的事务,这便于融入和学习。这种过程持续了半年左右,开始向团队输出我的知识。当时欧盟启动ROHS指令,要求所有产品中不能有任何含铅的材料。这个指令当时冲击了整个电子制造企业,因为铅作为一种基础的电子材料,用作电路上电子元器件的焊料已经使用了上百年,性能优越,很难替代,但因为铅本身对人体神经有破坏,并且吸入后无法排出,因此世界开始禁止铅的使用。我在意法半导体工作的时候,接触到这个项目,所以比科龙其他人有更多了解,便负责了这个大项目的培训指导,给不同等级的管理人员做培训,让这家2万多人的企业大部分管理人员认识了我。

我开始发挥能力的另一个重要切入点是发明和创造以及发表论文。我给几个硕士毕业的工程师每人一个研究的课题,他们跟我配合,很快做出了几个研究成果,比如太阳能冰箱,就是由研究生洪在地做的,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公寓冰箱由我出的点子让研究生黄加乐来做,也获得了国家专利;LED照明替代传统灯泡照明,我安排另外一个工程师来完成,同样获得了发明专利。这是全世界首个LED应用于冰箱照明;真空绝热板(英文缩写VIP)在冰箱上的应用,由我跟欧洲公司联系,第一次将VIP板引入中国,带来了中国制冷行业绝热效果的重大突破,科龙因此在国内领先第一步,制造出低于每天耗电0.3W的冰箱,当时报纸和电视进行了广泛报道。我以博士专家身份首次用英文跟欧洲真空绝热板公司联络后,他们非常重视,一次就免费赠送各种形状的VIP板半吨。这种材料的价格当时非常高,如果他们不赠送,我们研发的人根本不敢申请购买。因为有他们的支持,科龙研发小组成功在国内第一次使用VIP板制造出当时全世界最低功耗的冰箱,同时也申报了国家专利。

我以每个月一篇以上的论文、一个以上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速度回报给科龙。个人无论是专利还是论文的数量都打破了科龙历史的纪录,事实上我离开后这个纪录很多年也没有人打破。作为一个企业研究人员,两年发表了20多篇论文,申报了23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我认为很有成效,当然这是我与黄家乐,洪在地等等研究生共同努力的成果,他们两个因受我的影响后来都报考了博士,并分别被厦门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

 

4

进入科龙时,我已经跟公司领导沟通好,将要请假完成我的博士论文的研究,并利用一些工作时间完成课题,所以进入科龙后我同时开展两方面的研究,一个是工作范围之内进行的与冰箱相关的研究,这是我上班时间必须做的,另一个是博士课题研究。我的博士课题是“硅上外延氮化镓研究”,这在当时是国际最前沿的课题,也是最热门的课题。导师徐岳生教授选这个课题,主要是觉得我可以使用深圳大学牛憨笨院士实验室的一台高端MOCVD设备。当时这种设备只有北大和深大有,深圳大学这台得益于深圳市政府对牛院士团队的强力支持,当然我能使用它,必须牛院士点头。当时牛院士在深圳的名气非常大,一般人根本见不到他,秘书和保安这关都过不了。为此我去北京找了当时身为中国科学院计划局局长的顾文琪教授,由他写了推荐信,我拿着这个推荐信才能见到牛院士,并由他批准免费使用深圳大学的昂贵设备。河北工业大学还聘请深圳大学光电研究所郭宝平教授做我的副导师。深圳大学还为我提供办公室,配备两个硕士一起研究。这台设备只在交接的时候做过演示,还没有研究人员使用它,我成了第一个正式使用这台高端设备的人,之前从来未有人正式使用 。

做研究的人有一个基本功就是阅读文献,文献看得越多,研究的视野越开阔,所以无论做任何研究,前期就是搜集资料并阅读。没有很多文献做垫底,研究做起来就是无源之水,不知道从何起点,也不知道朝什么方向去。我研究的这个方向,因为太新,基本上印刷出来的资料,比如论文集、教材、专著还没有,只有最新发表的论文。这些论文分散在全世界几个大机构,比如美国加州大学、台湾清华大学、韩国首尔大学、国内北京大学和南昌大学等等。我的第一步是收集他们的论文,第二步是消化阅读。感谢互联网,感谢当年谷歌在国内顺畅的使用,使我能收集这个研究方向几乎所有的论文,总共有几百篇。我把他们全部下载并一篇篇阅读,逐步形成研究思路和方法,在后来启用深大研究设备的时候,才能起到主心骨的作用。

我每天分两个时间工作,白天做家电研究,这是工作内容,晚上做课题研究,是我工作之外的事情,所以下班后我会以最快的速度吃完晚餐,通常只要几分钟完成,大部分的时候就是两个包子,边走边吃,然后返回办公室,开始博士课题的工作,一直要工作到晚上11点,每天如此。科龙很少有人加班,晚上整个研发大楼一片漆黑,只有我这一层的这一部分,每晚都有灯光,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我离开科龙。

 

5

2004年香港大学教授郎咸平发表了一个引起金融行业争论的演讲,《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直指科龙董事长顾雏军在国退民进中席卷国家财富,致使中小股民利益受损,他倡导立即停止目前的产权改革,而应建立一套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舆论一时大哗,郎顾之争由此展开。郎咸平作为一颗刚刚升起的经济学明星,他的一言一行备受关注,顾雏军作为手握四家上市公司的财富巨人,自然不甘受辱,拿起武器反击。这个在2004年元月当选中央电视台2003年度经济人物,自认为他是救市英雄,他接收的公司无论是科龙也好还是后来的美菱也好,都基本上是一个亏损的烂滩子,是他的收购让这些公司起死回生,他认为自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改革的功臣。有一次他对公司高层说“顺德政府应当请我吃饭,感谢我收购了科龙,并把科龙重新管理上正轨。”作为身临其中的科龙集团技术专家,我感到顾雏军并非虚言。科龙为传统家电企业,在利润持续走低的情况下,管理并没有提升,只有在顾雏军收购后才注入强有力的管理,特别是开源节流,财务制度达到几乎苛刻的地步,开支的每分钱都要严格的审批,但是在人才上却不惜血本,一年招进了五个博士,四百个硕士,同时大手笔的增加产能,冰箱产量向年一千万台进军。

  朗咸平作为香港经济学教授,给人的感觉是功底深厚做事严谨,论述观点丝丝入扣,有理有据。而他抛出的论点往往牢牢抓住普通听众的心,并且语不惊人死不休,一连串的准确的数据佐证他的论说,给人感觉论据充分准确,让人好像如梦初醒,又好像豁然开朗,但若仔细用专业角度分析,会发现许多漏洞。比如他攻击的国企改革,远没有他说的那么简单。

作为论战靶子的顾雏军和科龙被人用放大镜观察,如在烈火上煎熬,而顾雏军的经历本就颇多可疑之处,兵败如山倒,2004年9月前还产生2亿利润的科龙,最终全年亏损6000万元,2005年证监会以涉嫌违反证券法规为名,正式宣布对科龙立案。2005年8月,顾在北京被拘,科龙由当地政府托管。

  外界报道是一回事,亲自接触和感觉又是另一回事。顾雏军作为早期天津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身上有强烈的知识分子特质,做事认真坚持,雷厉风行,对工作非常投入。他在科龙的时候,因为家不在顺德,长期住在顺峰山庄一个四星级酒店里,很少出去应酬,也几乎没有朋友交往,一心扑在工作上,晚上下班后经常招集高层开会到半夜。有一次我在做报告的时候,提到一个双压缩机的高效冰箱项目,即与传统冰箱不同,这种精确控温的冰箱有两台压缩机,一台负责冷冻室制冷,一台负责冷藏室制冷,两台压缩机独立运行维持各自区域制冷。这种双压缩机的好处是温度控制精确,其次压缩机启动次数少,第三是节能。而传统的单压缩机冰箱因为一个压缩机对两个区域制冷,很难做到精确控温,可能冷冻室温度控制好了,但是冷藏室控制不到位,很难两者兼顾,我同时报告说西门子公司曾经启动过这个项目,是我在文献中查到的。报告完了后冰箱公司总经理马上发言反对,说这种方案是多此一举,成本高耗电大,没必要。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之后,顾雏军开口说话了,他说:“你当西门子的工程师吃干饭的吗?你们比他们厉害吗?朱博士,你继续研究。”他一开口大家就不敢说话了。

为了使科龙绝处逢生,顾雏军费尽心机。家电行业过去是高利润行业,科龙集团的待遇在顺德是最高的,但是内部管理相当粗放,各种浪费和人浮如事非常严重。我听老科龙员工说,顾雏军进驻前,他们有时一个人去北京出差,觉得太无聊,就喊了另外三个人一起去,四个人坐飞机一起到北京,一起住宾馆,一起打扑克,都算出公差。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顾雏军的进入给科龙下了一剂猛药,把这些大大小小的浪费和各种采购的漏洞堵死,才有很快扭亏为盈的出现,所以顾雏军要顺德市政府感谢他,并不是他的狂妄之词。历史不会让一个有罪之人有说话的机会,顾雏军已成了过往英雄,没有人再为他讴歌。

2005年5月在科龙因证监会的调查而内部管理失控的时候,我决定离开科龙去开展自己全新的事业。

 

第十一章 广东省电子集团

 

1

2005年6月离开科龙集团之后,受邀在我参股的公司深圳深创辉科技做总经理。公司当时只有三四个人,在小小的办公室里办公,销售额维持在每个月二三十万左右,基本处于困难时期。当时我对整个生意过程并不熟悉,基本上是从头开始摸索,但是大公司的经历,让我知道怎么建立一个公司的基本架构,然后一步步进行改进。先是自我学习,再找公司的问题,半年后公司就有起色,公司搬到了同一栋大厦的一个大办公室,人员也达到了20个人左右,成了一家初具规模的贸易公司,销售额至少每个月上百万。

2006年七月份的时候,广东省电子集团也就是原来的省电子局通过猎头公司找到我,希望我出任集团技术中心主任和下属企业粤晶高科股份公司副总经理。开始我并没有答应,因为我在深创辉的管理刚刚见到效果,也学到了许多经营的方法和理念,对产品的认识也更深入,对服务概念的建立也摸索出了一些经验,公司刚刚有起色。但是省电子集团常务副总区惠青女士特别热情,前后约我见了四次面,每次都是她和司机开车来深圳找我。作为一个厅级的领导,一个做过大学教授和研究所所长的知识分子,她的行为让我感动,我答应去试一年看看效果,时间从2007年1月1日正式开始到2007年12月30日结束。

后来我想,从古到今,中国知识分子就有一种特质,士为知己者死,对知识分子不能来硬的,只能讲情怀,区总的一席话,几个行动让我深受感动,一个领导不为个人利益,几次来到深圳做我的工作,让我本来不想去的思想慢慢动摇,最后决定过去试一试。我自认为没有独特的专长,也没有什么傲人的经历和成绩,但是她却始终诚恳邀请,这让我产生士为知者死的感觉,不为名不为利,就为她的诚恳。

 

 

2

省电子集团作为曾经的省电子工业局是计划经济时代留下的产物,统管全省国有的电子企业,总共大概有30多家企业,其中以上市公司风华高科为最大,其次广东粤晶高科效率最好。当初踏入这个集团,给我留下的还是过去政府机构省电子局的形象,并没有形成现代企业集团应有的高效和职业化。人员缺少职业素养,大部分是电子业的外行,但是一个个却级别很高,他们有些是政府官员调过来,有些是部队退役的领导,有些是从一线的领导退下来后安排在这里。作为一个在改革开放前沿深圳过来,又在国际顶尖的外资企业意法半导体工作多年,在国外受过培训的职业人员,我对此深感意外。深圳和广州虽然地理上只有100多公里距离,但是观念上的差别仿佛是从一个国度跨越到另一个国度,一个世界跨越到另外一个世界,一个时代跨越到另一个时代,并且随着接触的增多,感觉更加强烈。

我作为空降兵来到这一个集团,来到这家企业,给了我两个身份,一个是集团技术中心主任,一个是广东省粤晶高科副总。事实上领导的考虑,就是以集团领导身份去领导一个二级企业的改革,这样身份上更有后劲,我想这是集团领导特别是区总认真考虑过的,事后事实证明,要推动一个旧观念下的企业改革,真的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否则不是你改革别人,而是别人同化你,架空你。

粤晶高科的前身是省半导体厂,而省半导体厂前身是一家位于韶关的军工半导体厂,曾经属于军队建制的企业,当时这家军工企业改为地方企业后一分为二,一半成立省半导体厂,一半成立华强集团。一个在广州,一个在深圳。后来华强集团发展为几百亿的综合性的集团,省半导体厂却申请破产,破产后为了安置员工,另外成立了一家公司就叫广东省粤晶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二三极管和集成电路。

我进去的时候粤晶有600多名员工,在广州萝岗区科学城有自己独立的工业园,与众多跨国公司的工厂在同一个地方,外观似乎也差不多,但是我进入这家企业后产生的反差很大,与当初进入电子集团一样的大。现代企业制度没有很好地建立,内部效率低,各种浪费巨大,库存天量,跑冒滴漏到处都是,人员不专业,管理思想严重滞后。但是我尽量克制自己,区总本来就说得很清楚,我们就是问题多才要你来,才请高人,你放手干。

 

3

过去我看过很多关于管理不到位的企业的报道,心里都替他们着急,觉得凭自己学到的管理知识,自己在跨国公司工作的经验,自己在国外的培训经历,只要自己一去,肯定让企业很快变一个样,好像自己就是一个良医,一剂猛药下去就会马上让一个病人药到病除,起死回生。但是真把这么一个企业摆到我面前的时候,真的有一些无从下手。

首先就是管理团队,除了我之外都是五十多岁的人,长期在一个背景下工作,根本没有现代企业的工作经历,连一个PPT,一个Excel表都不会做,更不用说TQM这些现代管理理念。我第一次参加管理会议,他们取名叫做月调度会议。这应当是整个公司最重要的一个会,但是实际情况是,各个部门经理都是手上拿着一页或几页纸,然后开会的时候拿着自己手上的纸开始汇报,总经理和几个副总听着也不发表意见,一个经理念完了,第二个经理也差不多,也是拿着纸在念,然后会议就这样平静地一个一个念下去,前面几个我没有做声,后面我实在忍不住,开始说话了。我说:我们的管理改进首先从这个会开始,从下个月开始,每个人的报告都用统一的PPT,我先发一个模板,你们看模板怎么做就怎么做,不会的我来帮你。然后开会前先由行政经理把报告收集好,开会的时候用投影仪放出来,你对着投影作报告。然后我继续说,公司高层,总经理和副总的地位和水平比经理高,负责监控各部门的管理,经理作报告的时候,高层要对报告内容给出评价,提出意见,不能袖手旁观,公司开会的时候要安排人负责记录,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指出的意见要有跟进并汇报。

由于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这种会议应当起的作用,前面几次基本上我一个人在对经理的报告做点评,提要求,启动项目组,改进小组等,但是总算迈出了第一步。

我意识到要改变团队,基本上有两个方法,第一个是换人,第二个是换思想。要换人谈何容易,粤晶高科是电子集团控股,电子集团就是电子局,是国家的,谁有权利随便把一个国家的企业员工辞掉?所以我尽量改变他们的思想,但是思想的改变先要从高层开始,并由外来的和尚念经。我请来了ST人事经理栾小军来做第一次培训,特别建议最高领导必须参加。栾小军做完培训后,区总觉得很好,她认为既然ST的管理那么好,朱博士又是从ST出来的,为什么不让朱博士来讲,当场决定让我给公司管理层讲一次课。其实这是我希望的,讲课是我的长项,除了我浓重的湖南口音,我具备一流讲师的素养,激情、口才、知识、肢体语言、互动表情、理念样样具备。但是当董事长区惠青提出让我给管理层讲课的时候,我依然要求区总第一次必须参加,因为我知道要改变一个团队,先改变领导,要改变领导,先从最有权力的领导改变。

区总至始至终听完了我第一天给管理层的培训。我讲了品质的理念,讲了企业文化,讲了生产管理,讲了TQM和5S,讲了会议制度,讲了沟通方法等等,区总听了特别有感触,用她那女性领导特有的口气说:“你看看人家外资企业的人就是不一样,大家好好学一学。”最后她特别强调朱博士的培训要做下去,每一个管理人员,从总经理到小组组长都要培训一遍,一个不漏,不能请假。所以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我对全公司所有管理人员,包括组长、工程师、业务员做了一个培训,总共上了十几次课,让这个600多人的企业的每个管理人员有一个最基本的管理思想。

在有一定管理基础之后,我开始启动现场管理,主要是5S和防混料以及跑冒滴漏。每周我带两个副总和几个部门经理,对整个工厂包括办公区,仓库区,厂区外围做一次检查,带着相机,发现问题马上拍照并记录,然后做成整改报告发到全公司并打印贴到公司宣传窗,对整个公司的管理改进起到很大的推动。记得我去办公区检查的时候,一上到楼上,办公人员一片慌张,他们有的马上开始收拾,有的马上藏起来化妆品和食品,有的马上用东西遮盖桌子底下的混乱,整个公司就在一次次检查当中不断改进,面貌大为改观。

让我比较惊讶的是,每次我带两个副总和几个经理去检查的时候,基本上就我一个人在发现问题。我至今也搞不明白到底是他们发现不了问题,还是发现了不敢说,不愿说,反正每次检查我后面跟着一群人,大家都默默不做声,我虽然鼓励他们发现问题,但是下次检查还是重复上次的过程,他们仍然很少说话,很少发现问题。这使我想起我在意法半导体厂工作的时候,我随总经理JI KIM或者BRATA先生去检查的时候,他们总是能从看似完美无缺的生产现场发现问题,让我拍下照片发给经理。有时还会把经理叫到现场让他们看一看,然后问这些经理:“This is you work?”让这些经理哑口无言。有一次JI KIM用戴着白手套的手到一台生产设备的底部扫过来扫过去,然后看到白手套上面的污色,警告说“THIS IS SEMICONDUCTOR PRODUCTION?”吓得生产经理当天布置了一个彻底的5S,一级骂一级一直骂到操作员,再没有可骂的人,只能边擦机器边发牢骚。

库存管理也是管理的难点,经常体现一个公司的管理水平。我在ST的时候,成品库存正常是保持一个星期产能产出的量,多了就减产,少了就要加产,随时动态评估。除了成品,在生产过程中还有在制品,也就是半成品,在制品也有库存。在意法半导体这种管理最先进的企业,在制品的库存忽略不计,因为生产流程设置非常好,工序与工序之间配合很好,产能合拍,一个工序生产的产品下一个工序刚好能消化,不快也不慢。如果下一个工序慢了,很快就会在两个工序间堆出一堆在制品,使生产无法通行。但是如果某个工序快了,机器启动一会儿就要停下来等待物料,机器停机时间就很长,而停机时间又是生产管理的考核指标,停机多了,下个月开会的时候,这个数据投影上去就不会好看,所以工序间要配合好。

粤晶高科因为生产管理没有上档次,所以经常产生大量在制品,他们特别设置一个中间仓库用来放置这些在制品。我去检查的时候发现这个中间仓的货物到处堆着,一堆一堆,每一堆上面压上一张纸,写明型号和入库日期等。由于半导体产品在最终完成生产前,仅从外观无法判断型号,所以中间仓库里面的货很容易混料,并且不是一个混一个,而是一批混另外一批。一旦产生混料,两批货物就会作废,造成极大浪费。除此之外,中间仓库的货物料还占用大量资金,往往使企业流动资金困难,所以我发现粤晶有这个问题后,开始在不同的场合讲这个中间仓的危害,但是这个问题的解决阻力很大,我只是开了个头,做了启动,真正的解决是我的继任者,也是由我推荐,由ST过来的朱俊文处理的。

 

 

4

粤晶高科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二、三级管、集成电路生产企业,但是在广州的半导体企业中有相当的地位,这从他可以入驻科学城就可以证明。它还是国家级高科技企业,有广东省科技厅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从事半导体产品的生产,属于国家支持的产业,每年可以从国家、省、市、区拿来不少补贴,比如企业承担某个研究项目,国家给予相应补贴,然后省里和市里、区里也给相应的配套资金,这些资金也是企业很大一笔收入来源。一个项目实际花费50万,国家可能给予补贴500万,这是经常发生的,但是粤晶毕竟技术力量太弱,我进去的时候连一个硕士研究生都没有,我进去组建了企业技术中心,马上招了四个硕士和几个大学生,把技术中心的研发启动了起来。

 

5

区惠青在人际关系上有独特的魅力,一方面她是女性,女性的高级干部少之又少,她性格温和面带微笑,出生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在人际交往中几乎是无往不胜。另外年轻的时候是广东电子行业出名的美女,使得她同代的人都印象深刻。我加入省电子集团之后,她带我去走动了省里的一些厅局和市里的一些局委,发现许多厅局委领导对她都很熟。他们要么过去跟她同事过,要么过去是上下级,要么是校友等等,一路熟悉。这些实权人物虽然手握大权,从来中国官场看级别,百姓看年龄,官场中以级别高者为贵,百姓以年长者为尊。区总本人级别高,所以与省政府厅局的人打交道得心应手,她跟这些厅长们说:“哎呀,厅长,很久不见了,今天我带朱博士来拜见您 ,以后多支持。”这些领导也很客气地接待,不敢摆架子,因此在她的领导和支持下,粤晶高科每年都在省市拿几个项目,总共有几百万人民币,我加入之后,每次申报项目负责人就用我的名字,当年总共从国家和省市拿了1600万。

我拿的最大一个项目是粤港合作项目,由粤晶高科技术中心与香港应用技术研究院合作,省里支持500万,做汽车胎压感应芯片开发。我们拿的一个国家级项目是信息产业部的一个关于系统级封装项目,国家支持了200万。我跟区总一起去北京,见了信息产业部的一个处长,她对我们很热情。处长在部里不算官,跟十几个人一起挤在一间开趟的办公室,连私密谈话的空间都没有,但她的权力很大,掌握很多亿科技项目费用的分配,因此她一个电话打到清华,又促成了我们跟清华的合作。

技术中心成立后几个月,中心账号的钱已达到一千多万。我素来是个节俭之人,公家的钱也看得很紧,不乱花一分钱。仪器设备不乱买,除非真的要用,当时几个仪器商频繁拜访我,想我买他们的仪器,但是我总是压住不买。后来我离开不久,1000多万就被新来的花得所剩无几,买了一大堆一年都不会用几次的仪器,只会在领导参观的时候测试一下,给领导做做样子。

2008年越来越近,电子集团几次找我要续签工作合同,我没有答应。我在粤晶的工作很顺心,大家很配合,我在区总的领导和支持下,让粤晶不断发生变化。技术中心的运作正常,几个硕士在开展各自的项目,华南理工大学交给我来培养的硕士课题进展顺利,我的工资比集团领导还高,级别在集团属于中层干部,属于处级序列,每个月可以报销700元电话费,2700元汽油费,我还有吃饭在定点饭店签单权,还可以自由决定出差出国,不需要另外人审批,但总是感觉企业运作效率太低,大部分人的思想还没开化,人浮于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让人感觉到很压抑,我决定离开创办自己的企业。区总又来找我谈,希望再签三年,我没有答应,后来又找我一次,她说现在省委组织部要我们电子集团推荐厅级领导干部,派到市里去任职,我们电子集团只有你朱博士符合条件,希望把我推荐上去,我仍然没有答应。我需要在自己能掌握的环境下工作,我谢谢她的好意,她也很少这样挽留一个人,她的身份在那里,很少有人拒绝过她,即使拒绝也是很婉转和客气,但是我很直接,没有回旋,这让她很失望。

 

第十二章  深圳中意法电子

 

 

1

当我还在省电子集团和粤晶高科工作的时候,了解到原在深圳深创辉公司工作的下属夏小芳已离开深创辉跟别人合伙开公司,我主动打电话了解情况,跟她说,要是早知道她要离开,还不如跟我合伙,我将在广州的合同期满后,另外开办自己的公司。过了三天她打电话给我,愿意退出现在的合作跟我合作,她还说跟朱总合作会是一个很好的机会,错过了一定会后悔。因此我就打给她一笔钱让她开始筹备注册公司。在选择公司名字的时候,开始她选了十几个备用,这些要么被人已注册,要么她满意我不满意,后来因为我在意法半导体深圳工厂---深圳赛意法工作过,就想何不起“中意法”,名字提交上去后,工商局注册科长喊我去了解情况,为什么这么取,有没有故意误导,我做了一些解释后注册顺利通过了。

公司办公室租在华强北上步工业区102栋六楼,一楼就是儿童世界。正式营业是在2007年八月份,夏小芳开始装修办公室、招聘人员、银行开户、购买办公设备等等,然后就开始推广业务,接受询价报价。这个时候我还在广州,一切工作由夏小芳负责。我在周末过来看一看,一切进展得很顺利。这个时候在上步工业区101、102、201几栋写字楼,有几十家和平人开办的公司,大家交流起来很方便,做的都是差不多的产品,说的都是同样的口音,偶尔可以相互学习,有什么问题可以相互照应,所以开一家公司不会有很大麻烦,但是赚钱多少,靠各自的能力和机会。有的公司非常艰难,仅能糊口,也有很快能发财的,比如我同村朱卫清,很快成为桂阳有名的老板。也有比较艰难的,后来放弃经营回了老家,或者又成了打工者,但是大部分人的生意不错,放弃是极少一部分。

 2008年1月我正式离职加入中意法电子。这个时候的中意法电子有七、八个员工,全部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什么社会经验,也做不了什么业务,公司成了他们过渡的平台,学习的基地,公司业务量主要靠夏小芳,她一个人占公司销售额80%。她一个人既要管销售,还要管采购、财务,以及其他内部管理等等。我加入后马上理顺业务流程,考核业务员,培训员工,控制品质,招聘优秀业务员,整体的力量开始发挥,公司工作走上正轨,但是为了节省成本,夏小芳仍然承担大量的工作,工作量在公司内部不均衡。

 

2

华强北有几万家大大小小的公司和柜台商户,这里每天的交易金额、交易合同数目、人流量、询价报价的数量都是任何其他地方无法比的,是名副其实的全世界最大的实体交易市场和线上线下混合交易市场。到了2008年,网上交易竞争已经比较激烈,而中意法正是以网上推广为主,线上线下结合的电子元器件贸易公司。与实体店或者柜台不同,我们的推广方式主要是网上推广,比如说华强网、维库网、元器件交易网等等,但是具体交易,比如询价、报价、付款,这些是在线下完成,这点跟淘宝网上商户不同,也与华强北过去几十年以实体店柜台为主的销售模式不同。柜台的销售模式是在透明的玻璃柜台上摆上样品,客户经过的时候看到,然后询价、报价、交易。但是中意法电子以及其他同类型的公司通常没有柜台,就是租个办公室拉上电话线、网线,装上电脑就可以营业。他们在网上发布产品,需要产品的客户在网上找到我们,业务员报价,然后签合同付款,然后发货,完成整个商务流程。这种公司模式的好处是开办公司的费用少,基本上少则几万,多一点一百多万元就可以开办一间公司,而同等规模的其他类型的公司投资费用就远远高于这种模式,因此这种以网上引入客户,然后通过线下交易的公司在2004年左右出现,一年一年发展,到了中意法成立的2007年,华强北已经出现了几千家。

中意法虽然名字取得大气,但是初期的时候,行业内外并不知道有这么一家公司,有些人还误以为是意法半导体中国公司,这多少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客户。中意法名字在行业打响,得益于几个特别的活动,其中有一个活动是华强网主办的优质供应商评选。

2009年底我们报名参选华强网优质供应商,这一年公司成立只有一年多,当时华强网的常务副总宋川和销售总监马亮很奇怪,怎么有一家从来没有听说的公司申请参加优质供应商评选,因为参加评选的只有100家,所以即使参选企业也要在行业有知名度,所以他提出质疑,为什么这家毫无名气的公司会参选,老板是谁?当他们知道这是我的公司,我来自意法半导体,有博士学位以后,他们特批中意法参选2009年华强网优质供应商,中意法的名字就作为100家参选优质供应商的企业,让广大的商家在网上投票去评选10家优质供应商。

当时这种评选刚刚兴起,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华强北电子商圈,都在相互为各自的公司拉票,中意法的员工也向同行拉票,我在会上发动员工,员工也非常积极,我们的票数一下就上升到前几名。但是我觉得前几名还不够,要让行业记住,必须做到第一,因此最后几天我给出了特别的奖励,每拉一票奖励十元。这个措施出来以后大家拉票的积极性更为高涨,终于在最后一天把票数拉到了第一名,投票结束后,第一名的排位就固定在中意法的名字前面。整个行业都在询问中意法是什么公司,地址在哪里,老板是谁?这让很多实力强大,员工上百,销售额几亿的公司感到不可理解,因为帮他们投票的关系户远多过中意法,并且他们也照样拉票。我们的策略是先发动员工拉票,使票数进入前十名,但控制节奏,因为我发现大家都在暗暗努力,不能让得票数多的公司先受到惊动,让他们满足于自己的领先,然后最后一天我们发起攻击,票数一举领先其他公司,虽然其他公司发现后会去想办法,但是时间太短了,追上来很困难,这样中意法就锁定了第一名,全行业的人都知道了我们公司。华强网的领导也深感意外,这家差点连候选都上不了的新公司竟然得了第一名,他们也为自己的判断力高兴,因为他们批准了中意法参选。中意法公司的名字,随着拉票、投票、公布获奖、新闻报道,以及后续一年在华强网优质供应商标注而让电子贸易同行广泛接受。颁奖仪式是在深圳五洲宾馆举行,我作为行业五个特邀嘉宾在台上亮相,回答了主持人关于产业问题的提问。

 

 

3

华强网为了推广华强电子网品牌以及更好服务于华强北商家,在2009年开始举行一个免费的讲堂:“华强商务讲堂”,我因为拥有高学历又有电子行业丰富的经验,受邀聘为第一批商务讲堂的讲师。第一次去分享网络销售的经验时,座无虚席,连过道也站满了人,大家想听听朱博士做网络贸易的经验分享,效果非常好。后来又做了几期分享,有关于技术的,关于验货和品质检查的,关于公司内部管理的,通过这种报告把我个人和公司的知名度进一步提高。也有同行公司邀请我去作报告和培训,其他培训机构也邀请我给学员做培训。在后来的许多年里,华强北重要的电子行业聚会都会邀请我作为嘉宾参加,我的名字和中意法的名字,在华强北电子商圈几乎是无人不知。

 

4

公司开起来容易,但是要持续生存和盈利,必须有自己良好的内部管理和良好的供应链关系和客户关系,这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公司初创时期,从2008年到2009年,内部规章和流程不是特别完善,员工培训、品质管理、客户关系、企业文化等内部流程还没有完全建立,因此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2009年,一个东莞客户把整个电子器件物料清单所有的元器件,即整个BOM下给中意法,负责这个客户的业务员王信霞刚来公司,是电子元器件行业的新手,按客户型号一个一个从市场采购到这些物料发给客户,客户贴片做成电路板后发现废品率50%以上。客户投诉后,我代表公司去客户公司处理,看到客户的废电路板堆在几个拖车上,满满的几个拖车,等待排查和返工,心里特别难受,向客户赔罪,并表示愿意承担所有责任。然后客户工程师一个一个型号排查,共查出五个型号有问题,然后王信霞负责一个一个退换货给客户,客户重新安排员工焊接,整个过程花了一个多星期,客户至少损失了5万人民币以上。这个客户非常好,虽然我承诺承担所有损失,最后是象征性的罚款6000元作为惩罚,问题算是全部解决。这个事给我很大的教训,一个公司要成长,品质控制必须做好,否则会失去客户,也会承担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公司抓住这个事情为案例进行了品质教育,由王信霞本人现身说法,给员工上了一堂生动的品质课程,并且进一步规定,以后凡是有品质问题出现,业务员都必须向所有员工汇报事情发生和处理过程,从此在公司内部品质理念深入人心,并且创造了质量控制六步法,从供应商选择到验货到总经理把关,都有详细规定并且经常强化。公司的品质从此维持在很高水准,整个行业都知道中意法只做原装正品,是品质可靠的公司。

客户服务是客户满意的关键,如果要有持续的客户,良好的服务至关重要,因此我在公司内部创立服务客户的细节要求,即TQM服务细节,坚持在员工中培训,从此服务理念深入人心,客户关系越来越稳定,员工按统一的服务细节服务客户,作风在业务员中一代又一代传承,老业务员离职了,新业务员进来后又按老业务员留下的做法去做,公司的服务得到了持续改进和坚持。

为了更形象和简单理解服务要求,公司创立了服务圈的概念,即想象客户处于我们的服务包围圈,通过服务牢牢把客户包围在中间,如果包围圈足够好,客户永远不会流失,但是包围圈如果有缺口,比如价格太高,客户就会流失,因此我们一定要把服务圈缺口堵好。


沟通

服务圈


服务细节

     


网上贸易无论线上引入客户还是线下服务客户,平时与客户见面的机会都很少,为了改进客户关系,中意法强调尽可能多跟客户见面,因为中国人有所谓见面三分熟。另外跟客户见面拜访,可以面对面听取客户的意见,更直观了解客户,了解客户需求,增进双方的感情,也推广公司理念,让客户更好了解公司,因此我把客户拜访流程化,每个月由总经理带队拜访客户以及鼓励业务员拜访客户等等,让客户更稳定和持久。后来又推广到了外省客户,我每年会去长三角地区、北京、成都等地几次轮流拜访客户,效果很好。

培训也是提升公司整体形象和员工能力的关键。中意法从开办初期就开始对员工培训,从质量控制、产品知识、验货看货、管理知识、行业信息、生产流程、服务细节等等,对员工培训,并且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强化。大部分培训都是内部培训,我是主要培训师,也请员工相互培训。除了内部培训,我们也请外部培训师来公司培训,当然次数比较少,偶尔也送员工外出培训。现在培训已经是中意法内部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在华强北的贸易公司中做得比较好,并因此让企业持续受益。

 

5

一个企业建立以后,会形成特有的内在文化,就比如一个家庭有了家风,企业也有自己的风格。中意法建立之初,我就定下了“激情、学习、开放、共赢”的企业文化,并长久持续强化,因此在这家公司工作会强烈感受到她的文化特色。

在培养团队激情方面,我从挑选员工就开始注意这个问题,没有激情的员工在面试阶段就不会录用,我们团队需要留下有激情的员工,比如试用期,发现这个员工比较沉闷,我会找他谈话,告诉他公司希望热情好动,与其他员工互动,鼓励他跟公司内部任何人沟通。我并且说得很清楚,不怕你不懂,就怕你不问。然后在管理会上讨论这个员工表现的时候,我会问大家这个员工有没有跟大家热情互动,如果说这个人很少互动,总是一个人埋头干,我们则要求淘汰,因此整个团队充满了激情,一代又一代员工这样感染下去,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公司的气氛。

由于我本人是追求终身学习的人,这种理念贯穿我过去的人生历程,带给我生命的色彩和质量,让我越来越有智慧,带给我许多的享受,因此我也向周边的人传递这种理念,号召大家工作之余多学习各种知识,养成爱好学习的习惯,并把学到的知识分享给他们,给他们讲阅读的好处,并送给他们一些书。虽然他们的阅读量可能只有我的1/10,但毕竟慢慢喜欢阅读。我曾经把我看了十年的一套《资治通鉴》送给夏小芳,这套宏篇巨著她看了几年才看完第一遍。我曾经购买了20本美国作家梭罗写的《瓦尔登湖》送人,因为我觉得这本书写得非常好,对那些对物质和财富执迷不悟的人是一个启发,但是作者并不是以说教的口气,而是以小说的形式,通过自己切身感受,告诉世人,一个人在缺少财富和物质的生活同样可以生活得很好。我也送出了几十本论语给不同的人,希望圣人的思想影响他们一生。通过这些努力,中意法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文化。

在华强北,大部分公司的文化都是比较封闭,公司之间不开放,怕其他同行知道自己的商业秘密。公司内部也不开放,怕员工知道自己公司的许多信息,比如供应链、重要客户等等。很多公司业务员负责销售,但并不知道公司的供应商,也不知道进货价,也有一些公司重要客户都是老板直接对接,不想要员工介入太多。中意法则不同,我从创立中意法开始就强调信息共享和开放,事实上员工掌握的信息比我多,我几乎没有什么秘密,也不去跟进任何客户,也不控制某一个供应链,我强调内部信息共享,让员工接触所有的资源,让他们在丰富的资源下快速成长,他们做事的能力也更强。我深知商业秘密其实对大小公司都很重要,比如科技企业,一项新开发的技术会给公司带来革命性的改变,一旦泄露对公司损失很大,但是世界性的高科技企业,比如我曾经工作过的意法半导体,他们内部最强调知识共享,他们把所有有用的知识建立资料库,对员工开放,让员工学习;过分保密虽然保证了资料的安全,但是员工也无从成长,损失的是自己公司的利益,让员工的成长受限。

和谐共赢是中意法追求的另一种文化。作为一个企业的利益相关体,有公司员工、客户、股东、供应商,我们追求让大家共赢,并把它作为一种理念长期坚持。一个公司,首先要有公司利益,否则公司无法可持续经营,但是如果没有员工利益,公司同样会面临问题,21世纪员工和公司关系中,员工由过去被动群体变为更为积极的主动群体,他们有更好的选择的机会,如果他们的利益得不到照顾,员工的流动率会很大,这对企业和员工都不利,因此要充分考虑他们的利益,让员工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

但是现实中的许多企业,老板花天酒地,员工节衣缩食的公司很多,因此我倡导充分考虑员工的成长和利益,让他们跟随公司一起发展。我自己多年来在公司盈利比较好的情况下,一直过着比较朴素的生活,没有豪车,没有高消费,而员工的工资跟同行比一直比较高,因此企业发展过程中几乎没有产生过任何劳资麻烦,离开的员工曾在2019年底组团一起来公司看我,给我送礼的情况,他们大部分已离开了五年以上,回来感谢我的培养。每年教师节,我会收到感谢的信息,由过去的一些员工发来的,他们认我为老师。

 

 

6

中意法在开始经营的时候,主要经营ST大功率器件,并且以MOS管为主,曾经在2010年的时候成为华强北主要的ST大功率MOS管现货供应商。当时有一段时间MOS管缺货,正常价格1.2元人民币一个的MOS管STP75N75,被炒到3.5元人民币一个,IRF540被炒到了4元一个。我们因为推广做得好,紧缺料的客户都向我们聚集,而我们的供应链因为我们出货快,反应速度快,也受到他们的优先支持,因此靠几个大功率器件让公司经营得非常好,这就是产品线定位的准确。一个公司不能什么都做,要有所聚焦,在细分的某个市场里做好。由于我曾经在意法半导体工作十年,因此我选择经营意法半导体(ST)公司的产品,但是我在ST工作时并没有从事销售, 没有什么资源供我做生意利用,所以只能靠良好的管理和经营策略去赢得客户。当MOS管的热度过后,公司已及时调整到ST的MCU芯片销售。随着智能化进入各种行业,MCU应用范围越来越广。MCU销售有一定技术门槛,让很多不懂技术的贸易商经营起来比较麻烦,相对来说我的技术基础常常可以支持到客户,因此我们及时调整产品线到MCU,效果也很好。在2015年因扭扭车和共享单车的需求,造成MCU缺货的行情中,公司快进快出,盈利不少。

2012年开始,公司开始重视物料配单服务,即一个客户把所有的电子元器件物料全部下给我们。这可以减少客户采购的麻烦,他们不需要跟很多公司打交道,只跟一家对接就行了,但是这家公司要能够完成所有的物料配单,一个不能少。由于高科技企业人员通常很少,需求量也不大,比如生产停车场收费系统的,一个月最多几千套,少的只有几十套,如果把100多个型号去找100多个公司,一家又一家去采购,采购工作量很大,价格也不好,品质也很难控制,我从德鲁克先生的管理学关于公司的概念中,受到启发:公司要为客户创造价值。现在客户有麻烦,我们解决了这些麻烦,这就是为客户创造价值。

在元器件领域,我们一定比客户更专业,帮助他们解决小批量的采购,这就为客户创造了价值。我们推广这个服务以后吸引了很多客户,公司因此也创造了很多利润。我们曾经给一家英国做电力控制设备的公司配50套的高端电子物料,400个型号全部配齐的订单,该公司的美国顾问亲自跑到我办公室跟我交流,确定将订单下给我们,我组织全公司力量用一个月左右时间全部配齐,并到上海贴片生产50套,全部合格,没产生一片废片。这个项目中,由于英国的设计工程师采用了许多欧洲元器件,给我们的采购造成了非常大的麻烦,比如电阻用的是瑞士一个小厂生产的高精密千分之一精度电阻,中国几乎没有代理和销售,我们直接找到了原厂把它进口到中国,还有十几个左右的型号用的是原来飞利浦的二三极管,飞利浦早就停产了。我对比技术参数给客户提供替代型号,在不更改电路板的前提下,找外形相同,参数接近,采购容易的型号让客户确认,然后采购。

BOM配单给公司带来了许多客户,也让我们的团队不断成长,我们的能力也越来越强,客户很信任我们。我去外地拜访客户的时候,客户对我们非常客气,他们说我们的服务非常好,能力非常强,解决了他们许多物料上的麻烦,一些客户把所有的电子物料全部下给我们,特别是一些军工客户,他们让我们的专业和技术人员为他们把关。

电子元器件市场行情不断波动,贸易商需要及时把握行情,及时介入热门产品,因为在市场缺货的时候,主要矛盾就是尽快找到货源,价格成了次要矛盾,供需双方变成了供方决定的市场。多年的经营让我和我的团队常常能及时介入紧缺物料,抓住商机,虽然不能完全从一波行情中从头做到尾,但是至少可以抓住一部分商机,让公司赚钱。我们团队在一波又波商业行情中得到了锻炼,为下一次行情做好了准备。

 

 

7

一个公司需要有一个核心团队,他们的最佳组合能让公司高效而自动自发运行,其他非核心团队员工则跟着公司的路线走,也起着重要作用,但不能左右公司成败。

中意法的核心团队成员除了我之外,有夏小芳、陈远、周华、侯莹、向涛。夏小芳长期担任公司的副总经理,主持全面工作,陈远负责采购,周华和侯莹负责业务,这几个人就像公司大厦的几根柱子支持整个公司,我们通过每周的管理例会交流各自的工作,达到思想和行动统一和重要工作的协作,然后业务经理周华主持每周业务例会,检查业务的工作,并发现新的业务机会,检查员工工作情况。采购部经理陈远主持采购例会,交流正在跟进的采购物料,介绍各自的工作,统一思想,配合互动。

我对夏小芳怎么赞美都不过分,她身上有太多优点,这些优点综合了男性和女性的优点,又综合了事业型女性和居家女性的优点。正是由于她,公司才能一直顺利发展,也正是由于她的努力,才能成就我的许多梦想,让我做一个天马行空的思想者,当然也成就了中意法和她自己。

追溯夏小芳的历史,可以与我家的历史交汇。他父亲夏光明跟我是老表,而我母亲夏桂秀是夏小芳爷爷的亲妹妹,因此我们属于亲戚。虽然夏小芳说她从小就知道我,她父亲一直用我激励她。他父亲告诉她,这个亲戚如何读书厉害,很早就考上大学,又考上研究生。但是我一直不认识她,也从来没有见面。我第一次知道夏小芳是1997年,我在赛意法微电子即意法半导体工作的时候,有一天我接到他爸爸夏光明的电话。虽然是他跟我第一次电话,但是没有任何客套,他直接说小芳考上了中专,你看支持多少钱给我?我稍停顿了一下,说支持1000,我让两个弟弟一起也凑一千一共2000。他回答说好。在那个年代1000块钱大概能相当于内地普通工作人员两个月工资,我在深圳,职位和工资比较高,当然构不成压力,很快寄了1000块钱回去,我们家一共支持夏小芳2000元,用于她读中专的学费。历史很难假设,许多年后,夏小芳跟我说,她爸爸拿到我们家支持的2000元,又卖掉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才凑足了她需要的第一年学费6000元,她才得以启程去长沙读中专。这个近乎赤贫的家庭迈上了改变命运的重大一步,事实证明这一步最最重要,这个家庭因为这一步完全改变了。中间我还资助过她一次,这一次就是夏小芳直接写信过来,字体优雅流畅,不像女性文字,我和太太看了以后都赞不绝口,马上给她寄了2000元。

毕业后夏小芳直接由学校安排进了东莞一家外资的五星级宾馆做文秘,从此用她不高的工资支持父母,而她弟弟夏小军也在她的支持下,读完大学,夏家的命运从此柳暗花明。

2005年我即将离开科龙集团来深圳管理深创辉的时候,某一天突然接到夏小芳电话,说她想换工作,问我有什么关系。我回答说,我马上要回深圳管自己的公司,你来这家公司试几天,先不离职,你觉得合适就去办离职,不合适再说。不久我到了深圳工作,她也过来了,她做业务员。简单的培训后开始工作,第三天就接到了订单,然后我跟她谈话,问她喜不喜欢这份工作,她回答说喜欢,然后就回去辞职,正式来到深圳。

中意法是夏小芳和我的杰作,从最初注册公司到正式运作都主要靠她经营,她不愧为出身贫困的家庭,吃苦精神无人能及。在公司初创时期,她几乎每天都加班到晚上八九点钟,工作状态始终饱满,热情高涨。她的状态感染了其他员工,由于她的努力,我才有更多时间学习传统文化,历史文学等等,才有时间去跟同行上课分享,才有时间写诗,以及参加各种其他的文化活动,才能成就我的其他梦想,而她则一直在后面奉献,没有抱怨。当然正如老子道德经说,因其无私而成其私,最终成就了她的梦想、财富、名誉、能力、思想等等。

在我与夏小芳这么多年的配合中,她总是非常准确地理解我的话,然后不折不扣地执行。她虽然也很有思想,但是总是跟我保持互动,所以双方不会有任何别扭,思想达到高度的统一。了解的人都说,我们是合伙公司中的典范。她从来不会自作主张地去做一件事,始终定位自己执行者的角色,让我的想法完美执行。有人劝她不能完全听朱博士的,她回答说,这么多年的经验,朱博士的话都是对的,即使开始不理解,觉得不对,但是过后发现还是他的建议正确。她说她也是许多次考验才得出这种经验的。

夏小芳是个业务高手,任何客户她都可以服务好,让客户满意。她反应迅速,能快速抓住客户心理,了解客户的真实想法,通过有效沟通,把客户的直接需求和间接需求了解清楚,又把公司的优势快速传递给客户,打消客户顾虑,把客户关系建立起来。由于经常跟我拜访客户,她对不同客户的需求了解比一般业务员准确,对客户类型的判断也比一般业务准,所以业务能力远高过一般业务,一直是公司的业务支柱。

随着夏小芳的能力和经验的提升,她一步一步由一个业务,到业务经理,再到副总经理,由单纯的执行者变成管理者。她报名了清华大学管理课程,通过两年的业余学习,综合能力大大提升,目前已经成为公司管理主要人才。由于她的能力提升,我不仅在执行层面不要参与,就是决策和管理层面,我的工作也大大简化了,达到了我轻松做管理的目标。

我们公司团队中另一个支柱是陈远,这个毕业于西安翻译学院学日语的大学生,2008年毕业来深圳找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进入了中意法,这是她迈入社会的第一份工作,之前没有任何工作经验,是中意法让她接触社会,接触电子行业。陈远个头不高,正应验一句话,浓缩就是精华,她是我见过的情商和智商都很高的女性,沟通能力强,总是把要沟通的内容,以一种让人听了舒服的方式表达出来,并且能快速抓住对方的思想及时跟进,理会对方没有表达的内容,特别是在与供应商的谈判中,几句铺垫的话语再切入正题,往往为公司赢得谈判主动权,所以经过她谈过的价格,其他人很难压得更低。由于工作出色,陈远一直担任公司采购经理职位,支持公司业务发展,让公司实现连续十年保持盈利。她个人也因为一直在公司拿很高的工资而早早就在深圳买房置业,后来又二次置业,成为深圳的中产阶级,完成了人生的逆袭。

有一年,公司年会到深圳南澳酒店举行,因年会主持人临时缺席,她临场客串主持,妙语连珠,语惊四座,得到大家一致赞扬。据说也因为这次主持让公司的另一个男员工看上她,年会后发起爱情攻势,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所以陈远在中意法既收获了事业,也收获了爱情。

陈远在中意法工作三年多后,被其他公司高薪挖走,离开了中意法,但是离职三年后于2015年又再度加入公司,到2020年10月她又工作五年了。因为她一直跟夏小芳配合,在公司重大采购中屡创辉煌,成为公司不可或缺的支柱人物。

陈远不仅是公司的支柱人才,也是家庭的支柱。她的老公,是我最好的朋友廖建中的独生儿子。廖建中长期担任湖南郴州市教育科学院的常务副院长,在郴州市教育界有很高的威望,而他太太欧阳土花做过县妇联主任和老干局长,但是在这个家庭,真正的领导是陈远,她成了领导的领导,可见她的情商和智商有多高,她左右局势的能力有多强。有一次廖院长跟他老婆欧阳局长为小事吵起来,先是欧阳局长打电话来陈远这里告状,不久廖院长也来电话解释,她成了最终的协调者,一个媳妇能做到这个水平,我非常佩服。

中意法的业务经理周华也是一个特别优秀的女性。她有男性审时度势的能力,又有女性的细腻。本来她是公司采购经理,在采购的位置上做得非常优秀,后来业务经理离职,临时把她调到业务部,她在没有任何客户的情况下从零开始,竟然在五个月内做成了业务冠军,让整个业务团队震惊。周华有很好的沟通能力,做事快速果断,思维周全,所以她负责的事情我几乎不用担心。公司有什么事情,除了我和夏小芳,就是她能直接处理。在公司五年多,个人成长非常多,喜欢阅读,喜欢喝茶,也喜欢运动,跟我成为既是上下级,也是许多爱好相同的朋友。

侯莹是公司最优秀的业务员。她性格温柔,从来不发脾气,特别细腻周到,加上外表闲静优雅,一双大大的眼睛,眼含秋水,梨花带雨。她的细心、周到跟中意法的服务理念完全一致,因此加入中意法后业绩一路高歌,与业务经理平分秋色,让整个公司为之侧目,成为公司第一个可以单独配备助理的业务员。我每次去外地拜访客户,只要是她的客户,都会对她赞不绝口,让我很有面子,也庆幸公司有这么优秀的业务,让客户信赖公司。侯莹加入中意法是一个典型的公司和员工共赢的故事。当初她在其他公司工作时,业绩平平,个人收入很低,公司也不太满意。后来通过熟人的关系,介绍加入到公司,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收入上升到很高,不到三年,就在老家桂阳买了房子。工作的成绩让她找到了自信,因此她对自己的要求更高,除了工作出色,她要求自己家庭和谐,孩子优秀,个人学习成长,她在全方位追求成功的人生。

向涛来自于湖北农村,为人忠厚,是公司公认的暖男,性格好到让每个人喜欢,平时总是笑呵呵的样子,但是做事却很有思想。他做业务员三年后转做采购,成为公司采购主力,在现货采购中成为业务员的好帮手。他从业务过来,更能精确配合业务找货和报价,成为公司不可或缺的高级人才。

 

 

第十三章  商场故事

 

1

士农工商,商为末业,这是封建时代对商人的定位和评价。西汉就有重农轻商的政策,比如大家熟悉的晁错《论贵粟疏》中说:“论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无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这段话把商人描述为不劳而获,也许从这个时候开始,生意人开始受到打击,地位下降,因此,过去许多人宁愿做一个穷酸的读书人,成为衣冠之家,不愿做个富裕的商人,就像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一样。至于读了书有成就和地位又去做商人的人少之又少。历史上最有名的就是帮助越王勾践复国的范蠡,在功成名就之后,不愿在越王身边享受荣华富贵,宁愿去做一个商人,最后带西施美女筑庐太湖之滨,终老一生。作为商人的始祖和典范,范蠡的故事已经非常美妙动听了,但是要论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商人当数吕不韦,在秦国即将统一中国的前夕,他在魏国做生意,无意中认识了秦国在魏国做人质的王子异人,用金钱扶持异人成为秦国国王,即秦庄襄王。后来庄襄王让吕不韦封侯拜相,吕不韦华丽转身由商人富豪而成为宰相,并进一步写了一本《吕氏春秋》,成为读书人的偶像,在历史上留下浓重一笔。

二十世纪后,由于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整个社会已经淡化了士农工商这种简单化的社会分类,商人不再是唯利重财的形象,商人是社会分工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商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对社会的作用越来越大,以至于今天如果没有流通,即没有商人,社会无法正常运转。

华强北这个地方是中国乃至全世界商业最发达,商人最集中的地方。在南北距离不到1200米,东西方向不到1300米的区域,聚集着3万多家公司和商户,从业者至少有30万人,而产生的交易金额更是无法统计。电子元器件交易是华强北的核心,全世界几乎所有公司的元器件产品,比如集成电路、二三极管、电阻电容、电感、开关、连接器等等,在这里流通,最终运到制造企业的生产线,再进一步加工成为用户使用的产品。无论是人手一个的手机,还是天上的飞机,地上的高铁,军事上的导弹等等,都必须使用这些元器件才能生产,而生产这些元器件的工厂位于世界不同的角落。他们可能在有名的硅谷,加州的旧金山湾,也有可能在瑞士的一个小镇,或者浙江温州等地,这些元器件运到华强北,然后再通过华强北发到世界各地工厂。有一些虽然没运过来,但是由华强北的商人接订单,直接由元器件生产地发到了产品生产地,反正由华强北的商人操作。这里是全世界电子元器件流通的大脑中心,离开了这个地方,很难做成一个产品,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说,华强北是全世界信息化、电子化的推动者,怎么抬高华强北都不为过,少了华强北,世界电子工业要倒退十年以上,少了华强北,中国电子产业要倒退20年以上。

我2005年投身到华强北的电子元器件生意之后,每天沉浸在生意的海洋,没有时间、没有机会再站在更高更远的地方去观察和评价华强北,即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大部分华强北生意人的共同情况,他们思考的是客户进货渠道、价格、员工团队等等。直到深圳电视台和华强北管委会共同策划了一期节目,叫做华强北的故事,请我去讲我在华强北的故事,我才开始思考这片流金的土地和发生在上面的故事。我是去电视台讲华强北故事的第三个特邀嘉宾,虽然他们要我讲自己与华强北的故事,但是广大商家的故事更为动听,并且每天都在发生,经久不息。

 

2

我对生意有兴趣,但也始终保持有限度的距离,没有全情投入,不近,也不远。从大公司刚刚出来下海经商的时候,我太太侯运香说,你能放得下架子,能接受这样心理落差,你就干,我全力支持。我弟弟朱宝山说,“哥,你读书可以,但是做生意不一定行,你不会花言巧语。”这是他们善意的劝告,但是半年后朱宝山跟我说,“哥哥,我发现你厉害,能做大生意。”

2008年下半年,我看到公司每个月都从同一个美国供应商采购一个三菱公司的MCU,也就是微电脑芯片,价格十美元,数量500片,然后以11美元左右的价格卖给浙江做工业缝纫机的客户,连续几个月都这样。每次采购,往国外付美金都要一笔付款费给银行,又要一笔运费给货运公司,进货的价格也高,因此公司利润很低。我发现这个问题,就跟采购陈远说,能不能合并采购,一次多采购些,把价格压下来,又减少了银行打款费用,也省了运费。然后我指导当时的采购陈远,“你问一下美国供应商还有多少现货,如果全部买下来,价格是多少。”陈远按我的意思将邮件发过去,美国人很快回了邮件,如果全买,价格3.5美元一个,总数是3万片。我看这个价格和数量,总价值超过10万美元,公司当时刚刚起步,没有这么多流动资金,即使有,也不敢贸然为一个客户压这么多价值的货。但是我从外国人的价格让步中看到了希望,跟陈远说,“你就回复供应商,我们全部买,接受价是一美元,因为你们的货年份很老,这个货是停产货,我们有风险,压回来随时变成废品,一旦客户改型号,我们就毫无办法。”我同时告诉陈远,这一个月内你不要再跟对方联系。过了大概两个多星期,美国供应商回复说一美元全买可以接受。这批货,货款加运费总共25万人民币,不久货就运到了公司。

2008年正是金融危机的时期,但是不久中国开始经济刺激政策,经济开始好转,客户需求的数量很快就上升,从500片左右一个月用量上升到1000片左右,我们的价格还是11美元左右,同时又有其他客户使用这个芯片,一年左右,我们总共卖出了超过6万片,其中3万片压货给公司带来超过200万人民币纯利润,同时卖这个型号的业务员和采购员也得到了高额提成,公司因此有了起步的资金。

2010年春节前几天,陈远跟我说一个德国供应商有30万片IRF540,问我们要不要压货,价格1.5人民币一片。我自己做过封装,对产品成本做了估算,这种产品,封装成本加晶圆成本合起来是一块钱左右,1.5元应当是接近最低价。况且这个型号是常用型号,总是有客户需要,不会成为死库存,所以我就跟陈远说,你把货买回来,但是要对方付运费,因为这个货比较重,运费高。德国人很快答应,也很快就发货了。但是德国人问了一个问题,平时这个货至少一天十几个中国人问价,因此只要有到货就卖出去,为什么现在一个问的人也没有?他不知道春节是一个多么重要的节日,华强北的公司常常提前十多天就放假了,负责采购的人也早就把心思用在抢回家的火车票上,谁还有心思去理一个供应商的甩货?而这个机会刚好给陈远发现了,陈远又汇报给我,我快速拍板压货,下订单把货买进来。

过完春节一个多星期,德国人从海路发来的货也到了,业务员把它发到网络上去热卖,马上就吸引客户来购买,价格从1.7人民币开始出货,最后卖到了3.6人民币,一个月左右全部卖出,后来又从不同渠道高价进货卖给客户,总共销售了几百万片,给中意法带来了100万以上的纯利润。当时整个现货市场只有中意法有这个货,中意法在市场上的地位一下就上升了,客户也对中意法产生了好感,产生了依赖,这些客户成为中意法稳定的客户。

神奇的商业故事不断发生,由我操作这些事情,让我感到有成就,也体现了个人价值和自己在公司的地位。我不仅仅是一个老板,一个总经理,我也是一个生意的参与者,我也享受这种商业上的成功带来的喜悦,但是我始终跟商业保持一定距离,一种守望的距离。大部分时候,我在自己的办公室喝茶,跟朋友聊天,接待来访的客人,以一种悠闲的姿态出现,即使公司每个人忙得团团转,我还是这样,员工也很少来打扰我,他们知道我不想为生意操太多心,我自己这么多年定位自己就是一个管理者,不是一个老板。公司赚钱像跟我无关的感觉,维持一种平静的心态。有时一个订单操作成功了,给公司带来了利润,我只是会从工作成就感上高兴,并不是觉得自己口袋又多了多少钱,就可以去高消费等等,因此内心处于平静的状态,我就需要这种感觉。我追求古人耕读之家,有书读,有田耕。现在耕田是不可能的,有书读,有生意做。

我很少直接接触客户和供应商,这跟华强北大部分老板不同。他们要么牢牢把握自己开发的好的供应链,作为自己公司的命根子,生怕别人知道,常常自己亲自操作,所以往往老板既要管财务,又要管供应商,还要管客户,所以特别忙,特别辛苦。他们一掷千金的消费是他们辛劳的付出。我从来不是这样,没有辛苦付出,也没有一掷千金的时候,我经常在华强北吃便宜的快餐,老板问我要不要加一个蛋,我说不要,免费就要。曾国藩的父亲竹亭公写过一副对联,我很喜欢“有子孙,有田园,家风半耕半读,但使箕裘承祖泽。无官守,无言责,世事不闻不问,且将艰巨付儿孙”。时代虽然过去了200多年,心态跟他差不多,既超脱于物外,又且耕且读,比一般人富有,非常满足。

 

3

管理技巧在生意过程中一样发挥作用。在我刚出来做生意时,员工中有一位新来的业务,接到一个订单,利润非常低,公司整个业务团队都在嘲笑她,因为利润可能只有3%不到,1200片,每片32元卖价,进价31.5元。我知道这个事情后,就自告奋勇地说,我去给你谈一下价格。到了供应商那里,供应商跟我说一整盘1500片,你们只要1200片,剩下的300片,我们不好处理,所以价格高。我问他假若全部买,价格多少,对方回答说28元,我说能不能26元拿下,对方答应了。我又要业务经理去跟客户谈价格,希望对方把一个整盘买去,价格到30,客户也答应了,因此整个订单由600元利润增加到了6000元,翻了十倍。

2012年,公司跟华强北一个现货供应商采购1万片三星MCU芯片,价格谈好28元一片,总金额比较大,达到28万,采购部希望我再去谈一下价格。我叫了同村的清腾科技的老板朱卫清,跟我一起去谈。我们去华强二号楼这个老板的销售柜台。这个老板姓赖,广东潮州人,他跟我们说去他办公室谈。我们就一起走路从华强二号楼下到一楼,经过一楼停车场,赖老板指着一部豪车说,这是我的车,三百多万。我看车的外形确实独特大气,但是牌子没记住。然后我们来到另外一栋写字楼的19楼他办公室,十分豪华大气。墙上挂着几块用普洱茶饼压制的大字,一个巨大的班台和一套巨大的沙发,还有几个大炮弹壳,印着八一大字,整个办公室透着豪气、大气。朱卫清用土话跟我说,等下谈价格,你不开口,我来谈。因此整个过程朱卫清主导,我听朱卫清的口气大概是说接受价20元,你不卖,我们就去另外一家拿,但是考虑到赖总实力大过他们,所以优先考虑从赖总这里进货。赖总说话结巴,说20太低,买卖不成仁义在,每个人送你们一盒茶叶。朱卫清说谢谢,拿着茶叶就往电梯走,赖总送出来,见我们就要进电梯,马上说“来来,生意是谈的嘛,哪能说走就走,20就20。”朱卫清老板是生意人出身,赖老板也是生意人,只能用生意人跟生意人谈,我搞不定。

公司内部日常的客户服务中需要合理安排和使用人员,有些客户采购对细节要求高,我会调配有耐心的业务员去服务。供应商的价格谈判也一样,一个采购谈不好,换另外一个谈,正如《孙子兵法》说的,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打仗哪有固定套路,韩信带兵多多益善,乌合之众也可以形成战斗力,项羽喜欢轻骑突袭,只能带领训练有素的部队。

做生意经常要在风险和机会中快速做出判断,由总经理做出最后的决定。太保守就失去机会,太大胆就留下隐患,这需要凭经验和知识的结合,也要一定的冒险性,100%没有风险的生意是没有的。2018年公司接到一个客户询价,一个军品型号,单价24000元一个,要50片。供应商在西安,我们的采购经理陈远和副总夏小芳与供应商分别对接,客户要求经北京201所测试合格再付全款,供应商要求必须先付全款再发货,但是测试不合格可以在多少天内退货。风险就在于我们全款付款买货,只收少量的定金卖货,如果客户测试合格,一切问题没有,但是要是不合格,如果供应商这边又不退款,风险就来了。毕竟上百万的货款,因此谁也不敢拍板,最后由我给供应商打电话,对方老板把他人生的经历跟我聊,表示一定不会乱来,我听到说话很诚恳,就拍板操作。这个事来来回回前后谈了一个月,最后还是成功了,测试合格。

我平时在公司,属于甩手掌柜,很少管理具体的事情,员工也知道我的心态,一般不来找我,更不会没事来我办公室,像有些公司,员工与老板打成一片,十分和谐。我很难做到,甚至有一些在公司工作几年的员工,说进我办公室很怕,紧张。其实我的公司不大,办公室也比较简单,也不经常教训员工。后来我意识到这样不好,就在流程上要求与总经理互动,情况有好转,但总体上跟员工还是有距离,员工还是万不得已不来找我,比如订单确实很大,事情非常严重等等。

2016年,苏州一个生产手机配套产品的公司跟我公司订购一个型号的TVS管,我们的供货方是华强北一家现货公司,这家公司收购了富士康一批库存。开始我们的进货价是0.12人民币,卖出的价格是0.15人民币,每个月客户需求是1百万片,即1KK的量。其实客户也找到我们的供应商,但是对方的名气没有我的公司大,服务差,客户在外地,不敢跟他们采购,尽管我们的价格高,还是愿意下订单给我们。这样持续交易一段时间后,夏小芳要求采购部跟供应商谈一下价格。采购部通过电话反复谈判,终于把价格压到了0.1人民币,再后来夏小芳自己又亲自去谈判,以订单和长期合作为保证,最终把价格压到了0.085,供应商就再也不同意让步了。夏小芳还是不满足,觉得供应商收的库存货,成本低,应当还有空间,就要我去当面谈价格,我答应去试一下。

我到了华强北电子市场,找到这家公司小小的房间,看到公司只有两个人,年轻的老板和一个小弟。老板大概二十几岁,广东潮州人,我自报家门,先跟他一起喝潮州功夫茶,然后就问我们采购的货还有多少库存,他回答说,最近清点了一次,总共还有28KK,就是2千8百万片。我又故意问这个货是不是原装的货,是不是冒牌的货,老板肯定地说,绝对原装。其实我早就知道是原装的,他们从富士康公司收购库存,富士康的纸箱都还在,富士康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代工制造工厂,怎么会有假货。茶喝够了以后,我跟老板说,我想跟他合作,把所有库存全部销掉,但是我们两个公司要相互配合,我们去维护客户关系,你们负责在货源和价格上支持。我下周去苏州见客户,去把客户的采购部、工程部、研发部关系维护好,如果你答应好,我就出发,否则我也不想动,能卖多少是多少,可能过几个月,客户就改型号,我们就做不了生意了,你的货也成了死库存,希望老板给一个底价。 这个年轻老板想了一下说,既然朱总这样说,那就0.055。我听了心里暗喜,这个价格已经远远低于现在的采购价格,我没有再做任何讨价还价,回答老板说,好,我下周就出差。然后就回到公司,把谈判结果告诉其他人,整个公司都为我谈判的结果高兴,都说我好厉害,一下为公司节省了40%的采购成本。当然我后来真的去了苏州,并且真的做了努力,真的销完了所有的供应商的库存。仅仅这批货,给公司带来了近250万人民币的利润。这个货后来公司又从代理定了10KK,也销售完毕,是公司成立以来销售数量最多的单个型号。

2020年初的时候,公司接到北京一个做军品电子的贸易商用户询价,一个停产型号,用于航天系统。我们的采购陈远在国外找到一批货,报给客户,客户说全要,总货值176万。但是巧合的是另外一个华强北的贸易商科伟奇公司也找到了这批货,也报价给客户。客户有两家公司可以选择,因此在谈付款条件的时候就很苛刻,要求货到测试,合格就付款。谈了很久僵持着,谈不下来。这个时候我就做了一番供应商调查,没发现问题,又跟客户打了电话,确实要。客户还把他跟最终用户的微信沟通的截屏给我,确信有需求,而全世界只有这么一批货。因此我要陈远给供应商下了订单,第二天,供应商回PI,即确认单,同时把挂的型号撤了,再也见不到库存,然后夏小芳再去跟客户谈,同时告诉他科伟奇公司已经没有货了,客户一打电话确认,科伟奇果然没货了。这个时候我们成了唯一一家供应商,客户很快答应了我们的付款条件,虽然还有风险,但已经降到最低。总经理在关键时刻一定要敢于拍板,否则就错失良机,这个订单要是科伟奇公司在没有接到客户订单时就提前下了订单,中意法就没有机会了。

 

 

4

我在中意法上班,基本上遵守上下班制度,按时上班下班。但是2019年六月份以后,自己做了调整,上下班不再准时。一次偶然的事情,改变了我的做法。有一天我挤在一个公交车上,正是上下班高锋,一个老乡看到我,拍了一张照片,发到老乡群里,询问这个人是不是朱博士。这张照片又由另外一个老乡转到我的微信里。这个事给我一个小小的触动,必须做调整,虽然不必每天开车上下班,但也不用赶在上下班高峰,我决定错峰上下班,作为给自己一个不同于员工的特权。

在公司里我大部分时间是没有什么事情,所以我会看书和喝茶,或者上网看新闻,或者接待来访的朋友,基本上是比较轻松的,这也是我需要的感觉,不希望压力太大,即使让我身价翻十倍百倍,也不愿意。我追求古代读书人半耕半读,诗书之家的生活,与纯粹读书人之间保持“守望的距离”,与纯粹的生意人之间也保持“守望的距离”,维持着半商半读的状态。

我喜欢与来访的客人做交流,特别喜欢交流哲学和历史的话题,很少交流做生意的内容。生意只是我一个谋生的手段,一个让我能力和知识发挥的平台,不是目的。虽然阅读也被哲学家评价为“让别人的思想在自己的大脑里跑马”,跑马就跑马,别人有好的思想能让我启发,让我高兴,让我跟历史和哲学对话,让别人的思想来自己的大脑跑马有什么关系?

因为高学历的缘故,我在华强北的粉丝很多,但是这无所谓,我不追求粉丝,也很少像任志强那样在粉丝中传播过激的思想和观点。孔子说,他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我也是一样的。这个社会好的思想已经很多,只要你坚信它就行了,然后有机会转述一下,并不需要去创作什么思想。孔子时代,文王、武王、周公已经创造了美好的思想,他们几个制礼作乐,成就辉煌,奠定了几百年的西周基业,不需要再创造任何思想,“克己复礼”就够了,克制自己恢复周礼就行了,西周是最高级的社会,可以做到划地为牢,用竹竿画一个圈就可以当牢房,让犯错的人在里面作为惩罚,人们有自己的廉耻心,社会十分美好。孔子说,他们思想齐备了,我还创造什么?今天历史比孔子时代又过去了2500年,古人创造的思想更加齐备了,文武周公之下,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让我们有学不完的思想,真的无可超越。2500年产生的千千万万有思想,有能力的人让我崇拜,我学他们都学不完,还谈什么创造。读书人里面光一个贾谊就让我汗颜一辈子,他20岁就做侍中,相当于宰相。三十三岁英年早逝。他写的《过秦论》谁没读过?他写的《治安策》流传千古,有这样的古人在前,我敢谈创造新思想吗?

千千万万古圣先贤在指导我的管理和为人,所以不需专门学管理学,我只要学历史就够了。一部《资治通鉴》包含多少管理,管人治事,样样齐备。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公司管理中的制度不正是礼吗?所以孔子听说季氏用八行八列的人跳舞,马上骂自己给季氏做总管的学生,你为什么不制止,这样的事情可以忍受,还有什么不可以忍受,是可忍孰不可忍,这是国王才有的礼仪,他季氏敢用,国家乱套了。公司大的规章制度,一旦有人违抗,不是也会乱吗?

 

 

5

以史为镜可以知得失。一部《资治通鉴》,我前后阅读了四次,每次都有启发。有时在修身,有时在管理,真的是一面镜子,照出做人做事的得失。东汉皇帝刘秀开创了“光武中兴”的一代辉煌,但中兴的背后是吏治的严格,甚至执法到他亲姐姐湖阳公主头上。董宣做洛阳县令,湖阳公主的奴仆白天杀人,藏在公主家,官吏不敢去抓。有一天,公主外出,这个奴仆陪同乘车,董宣就在万寿亭等他,叫车子停下,牵制马匹,用刀划地,大声指责公主过失,斥令奴仆下车,将他杀死。公主立即回宫告诉皇帝刘秀,刘秀大怒,将董宣招来,想用刑杖打死,董宣磕头说,希望请求讲一句话而死,刘秀问你想说什么?董宣说,陛下圣德再次兴起汉朝,却纵容奴仆杀人,将怎么治理天下,不用刑仗,我自杀!就用头撞柱子,流血满面。刘秀命令小黄门扶着他,又命董宣向公主磕头认错,可是董宣不从,又强迫他磕头,董宣就用双手撑着地,始终不肯低头,公主说文叔(指刘秀)作平民时,收藏过逃命的人,官吏不敢到家来,如今做了天子,威严却压不倒一个县令吗?刘秀笑着说,“天子和平民不同”,就命令不低头的县令出去,赐给30万钱,董宣将这些钱分给众吏,从此能打击豪门强权。

2015年的时候中意法销售冠军王小姐因学车半天没请假,我让她写个检讨,她说她一生从来没写过检讨,拒绝写,我坚持必须写,但她最终没写,也没在公司继续工作。冠军的贡献很大,她一个人比得上几个业务员,但是公司规矩不能打破,资治通鉴记载的这个故事多少对我有启发。

唐朝李世民时期,有一次李世民与大臣讨论怎么治理盗窃,许多大臣建议严刑重法,李世民笑着说,百姓之所以为盗,主要在于税赋太重,加上各级官吏盘剥,百姓饥寒,不顾廉耻,我要去掉奢侈,减轻徭役和赋税,选用优秀官吏,让老百姓衣食丰足,自然就没有盗窃了,还用得着严刑重法吗?几年之后,天下一片升平,道不拾遗,夜不闭户,商人住宿野外不担心钱财。李世民又说,皇帝依赖国家,国家依赖民众,剥削百姓让皇帝享受,就像割肉充饥,腹饱身死,君王富有国家灭亡,所以君王的祸患,不是来自于外,而是来自于自己,欲望太多则耗费多,耗费多,自然税赋重,税赋重则百姓怨愁,百姓怨愁则国家危亡,国家危亡则君王难保。

我自己做企业十几年,一直以普通打工者的心态生活,很少有奢侈的行为,吃的用的常常连普通员工的标准都不如。一方面是小时候经历过贫穷,对现在的物质非常满足,另外就是以史为鉴的教育影响我。安史之乱后唐朝出了一个有名的政治家陆贽,曾经上书说,立国之本在于得民众,要得民众,则要得民心,所以孔子说民心是圣人的田地,一切大道都从这里产生。舟船跟君王之道相同,水就是人心,舟船顺水则浮,违背水就要沉,君王得人心则安定,失民心则危险,因此古圣先王领导百姓,必须跟天下人的心一致,不敢用天下人来奉养自己欲望。天子就像天,不以无用之木,而不照射阳光,天子也必须不废弃任何一个弱小百姓,多听他们的建议,只要不诚心诚意,则无法得到百姓的民心,失去民心则政策无法推行。社会上九种弊端,在上位的人有六种,在下位的人有三种。喜欢夸自己能力,不喜欢听过失,凭口才取人,觉得自己聪明,用威严压人,觉得自己什么都对,这是在上位的人经常犯的;奉承,观望,害怕这三条是下位的人常犯的,我在做管理的过程中也常常提醒自己少犯在上位的六种错误。

 

6

华强北是个繁忙的商业圈,这种繁忙,体现在表面上,就是人来人往,物来物往,熙熙攘攘,川流不息,一年只在春节初一、初二、初三几天安静,其他时间天天如此。华强北是世界上唯一天天坐电梯要排队的,人货混杂在电梯里,人们或手上拿着电子元器件,或用推车,或用拖车,时时处处都是货物的流动。同样在华强北的写字楼里和几大实体市场柜台里,业务员在忙碌着报价,或者查询价格,或者谈交货期,谈付款条件等等,这是另外一条忙碌的战线。当置身在华强北久了,对这些已习以为常,也渐渐忘记了这里的不同,觉得华强北就应当是这样。同样,这里发生的奇特故事,在华强北之外的地方来说,不可想象,但这里却普普通通。

2010年的时候,在跟华强北老乡聊天的时候,我曾听到这么一个真实的事情,我们一个湖南桂阳县的老乡,从一个广东老板手上买了一个型号的一批货,卖给了另外一个桂阳老乡,老乡又卖给了另外一个老乡,一直循环了七八次,最终卖到了终端用户,即制造工厂的手上。一个货物,在最终到达终端工厂前,已经在华强北公司间交易了差不多十次,这中间每个公司都要赚钱,一级一级的加价,最初一块钱一个的元器件,可能最后到了二块三块。比较有趣的是这种流动完全是在华强北公司间,方圆几百米内,有时甚至是楼上楼下,而这样流动让每个商家受益,包括最终用户,虽然价格高了许多,但终究买到了货。如果没有华强北,可能只能漫长的等待。一个电子元器件确实的价格,谁也不知道,这个元器件从生产厂家出厂,假若是五块钱人民币,到了代理手上,出来应当就是5.5元左右,到了下一个中间商应该就是六元,如此循环下去,价格越加越高。但是在华强北,却有很多不可能的事发生,可能出厂价格五元的货,在以一元的价格出售,这种事情时常发生,排除非正常渠道,就是正常渠道,华强北也经常有低于代理价格的货。

2017年的时候,一个桂阳县老乡,一个女老板找到我,说她一个客户要一个紧缺型号,总货值大概是十几万,单个3.5元,总共需求5万片,她希望跟我合作来做。我安排业务对接,业务员很快就在市场找到了货,要我去把关质量。我到了华强北新亚洲一期电子市场,在一个角落的一个房间,老板拿出一包用塑料袋装的散货,我一看皱起了眉头,怎么货是散的,这种货通常是一颗一颗编在编带里,编带又用盘子卷起来,盘子再用真空袋装好,但这个供应商的货却完全没有这些包装。我拿放大镜仔细看货,从芯片表面打字,到引脚电镀等,外观上判断货不是假的,也没有做过处理,所以心里有了一个底,一问货价,对方报0.5元,我在心里大吃一惊,马上安排业务员操作,让供应商把货编好带打上标签送到公司,对方爽快答应了,但是价格涨到0.7。

我的老乡负责跟客户去谈合同。老乡抬出了我,说朱博士是我的老板,对方一听朱博士,说他认识我,说是在什么地方见过我。然后打电话问我货的情况,我说货没有问题,我亲自看过货。他说既然你看过,赶快发过来。第二天货就到了客户手上。客户马上用放大镜显微镜验货,验货发现跟他们之前买到的有差别,他们拍照发给我,说是边带孔跟芯片定位孔方向不一致,只能退货,我怎么解释也无效。

我的老乡看生意做不成,也不愿意承担任何损失,这批货压在了公司。但是半年多后这批被遗忘的库存开始陆续有客户询价,市场价格已经到四元左右,我们分批卖给几个客户,使用中没有发现任何问题。我交代业务员要跟进客户的使用,有任何问题中意法全部负责,但是结果是几个客户都没有反馈任何问题,他们都很高兴能买到这么紧缺的料,价格这么低。

这个圈子有时太小,两年后在一次电子行业聚会上,我作为特邀嘉宾出席,而我的那个曾经和我合作订单的老乡以及她的那个客户也在场,老乡把他介绍给我,我说不好意思,上次那个订单给您带来了麻烦,但是现在时间过去了两年,实话说,货确实是好的,编带是重新编的,后来使用也确实没问题,我给他一个解释,也再次表示歉意,当时他那么相信我,我却没有完全讲实话。

2018年初的时候,一个进公司不久的业务员跟佛山一个客户签了一个订单,价值一共17万人民币,1.7人民币单价,10万片。因为业务员刚进公司不久,我要求公司上下支持她,因此在付款条件上放松了,答应货到客户手上验货后一个星期付款。但是后来货到了客户手上后,客户却迟迟不付款,两个星期过去不付,三个星期过去仍没有付款,怎么催也没有用,到最后说要退货,说现在改型号了,不用了。我带着夏小芳赶到了客户公司,也见到了客户老总,夏小芳甚至在客户办公室里大吵,依然没有用,客户对面就有一个律师事务所,我进去咨询,对方说肯定帮我们打赢官司。我们三个人在宾馆住了三天,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公司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只能空手而归,无功而返。我把怨气发在业务员身上,要她把客户的货退回来,然后她马上离开。后来我们了解到真实情况,客户定的价格便宜的货到了,他们就不想要我们的货,因为客户没付定金,给了他们主动权,所以给公司造成了被动。这个货退回到公司后,丢在公司仓库,谁也不想去碰这个货,去勾起不愉快的记忆。后来市场价格已跌到了1.4元,我们的进货价要1.5元,根本卖不掉,货物就这样在仓库躺着。时间冲淡了一切,所有人都慢慢忘记公司还有这批货,一年多后,一个业务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接到这个型号的订单,客户的接受价竟然到了3.8元一片,公司的十万元货卖给了三个客户,整整赚了二十五万,一个坏事变成了一件好事,正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第十四章 学海无涯

 

1

我中专学的是水电工程,主要是小水电。一个水电站从测量河流的落差开始,再到测量引水渠道,到安装水轮机和发电机,再到配电等等,都要学,学的面广,但不精,每个部分都懂一些,但主要学电力,所以我一生的第一个头衔是电力工程师。大部分知识,曾经花了很多功夫去学,后来几乎没用过,比如说流体力学,研究液体在管道和明渠中流动,这种流动会与管道内壁产生粘滞力,因水在水管中流动时,由于粘滞力的影响,在内部同一断面上,流速并不均匀,中间流速大,边缘流速小。在明渠中,由于粘滞力,会对渠道底部产生冲刷。如果是河流,则对河床产生冲刷,要么把河床越冲越深,要么产生淤积。所以在渠道施工中要设计适当的渠底高差,使水流形成不冲不淤流速,既不冲渠底,泥沙也不形成淤积。

我们也学水文学,计算一条河流的集雨面积以及年平均径流量,作为电站建设中装机容量的依据。也学测量学,学习如何用经纬仪测量一个地形的等高线图以及测量高差,用作设计施工的依据。

我一生学得最早并且在工作中真正发挥作用的知识是电工和电力以及电机学,后来在桂阳县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专家,并依据掌握的技术发家致富。

电工的知识主要指基本的配电和用电线路的知识,掌握低压380V、220V用电所有知识,如何接线布线。电力则通常指高压电,代表1万伏以上的高压输电和变电站。在桂阳县水电局工作时曾设计和施工过几条高压输电线路,比如1984年,22岁,安装和平大源电站主机,150千瓦。1986年,24岁,设计桥市乡到和平乡输电线路,让我做到基本上学以致用。电机学主要是发电机、电动机和变压器,我完全熟练掌握,指导我完成发电机和电动机以及变压器修理。从理论计算到实践都深入了解,成为电机学的专家,因此当时桂阳县比较复杂的技术问题基本由我出面处理。

进入武汉水电学院(武汉大学)学习后,对于电力工程,电机学等学科进一步强化,特别是对电磁场理论有深入理解。

进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电工研究所后,基本上脱离了传统电工和电力行业,进入高科技领域。我硕士期间的研究方向是电子束光刻机,即用高度聚焦的电子束在1mm*1mm这样小面积上扫描出复杂图案,相当于这么小的面积上写出1万个字。这种设备是半导体生产领域的尖端设备,当时国家立项,由科学院电工所负责。

博士期间我学的是半导体材料,主要就是晶体材料,比如硅单晶,锗单晶,蓝宝石,碳化硅等,属于材料学范围,并没有深入到器件。就半导体材料来说,研究的核心在于杂质和缺陷,这似乎是半导体材料学中永恒的研究方向。

在2005年初博士毕业前,我的学习主要为应试教育而进行的学习,或者说为文凭而进行的学习,谈不上爱好,只是在功名驱动下不断学习。尽管如此,从1992年硕士毕业以后还是系统化看完与功利无关的《曾文正公全集》,《四书五经》等传统文化书籍,其中《曾文正公全集》更是反复阅读,爱不释手。曾国藩这个满清300年最伟大的汉人,这个清朝柱石之臣,打败太平天国,挽救清朝危亡,兄弟因而同日封侯,后升至宰相的圣人从此影响我一生。

 

 

2

1992年我在赛格集团工作时,发现这种国有大型集团公司本来就是政府机构改制而成,过去叫电子工业局,改制后名字换了,但是基本上还是换汤不换药,很多方面跟机关是一样的。我的工作非常轻松,有时间看书,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书店一个角落,看到一套《曾文正公全集》,八大本,价格三百元,这在当时等于内地一个人一个月的工资,我狠下心买下,从此开始了学习曾国藩的历程,他的许多思想开始影响我。

《曾文正公全集》分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叫荣哀录,记录曾国藩去世后同治皇帝专门下的两道圣旨,高度表扬他的一生,并赐银三千两致祭,同时要求在灵柩从北京到湖南几千里回程途中各地地方官祭奠护送。接下来是国史馆传记,官方的正史记载其一生丰功伟绩,门生故吏写的挽联等等。其他部分分别是家书、奏折、批札、读书笔记等等,其中犹以曾国藩家书流传最广,影响最为深远。蒋介石看了曾国藩家书后说,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曾国藩家书多而长,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长辈的关心和尊重,对弟弟的教育和指导,真是字字入情入理感人至深,堪称一部为人处世求学的教育经典,所以在他去世以后不断焕发光彩,受一代又一代人推崇。

在一封给兄弟的信中,曾国藩说:“我同沅弟议论治家之道,一切应以爷爷星冈公为法,大约有八字要诀,其中四字就是去年所说,书蔬鱼猪,另外四字就是早扫考宝。早就是早起,扫就是扫屋,把家里清洁好,考是祭祀祖先,敬奉显考、王考、曾祖考,说考同时也包括妣。宝就是亲族邻里,时时周旋,贺喜吊丧,问疾济急,星冈公常说人待人是无价之宝,星冈公一生在这方面最是认真。”

在另外一封信中教育弟弟说:“我和沅弟同时受封爵位,自立衙署,曾家可以说门庭极为兴盛,然而这并非长久的靠山。记得道光十九年正月间,星冈公教训竹亭公(曾国藩的父亲),宽一(曾国藩小名)虽然点翰林,我们家还靠种田为业,不能靠他吃饭。希望老弟专心在种田上下功夫,再辅之以书蔬鱼猪早扫考宝这八个字,不管家里如何显贵兴旺,切记不要把道光初年的曾家气象全部改掉。大凡持家之道能够久远的,都不靠一时的官爵,而靠行之久远的家规,不靠一两人的突然发迹,而靠大家共同维持。我如果有福能罢去官职回到老家,应与老弟一道竭力来维持这个家。对于支属疏远的亲眷,同族同党中贫贱之人,一概不能怠慢,对待贫困的人要像对待富有的人一样,在家门兴盛的时候要预先替衰落时着想,这样家族就会有深厚坚固的基础。”

《曾文正公全集》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奏折。作为一个在前线的带兵大员,他要将战事及时上报朝廷。曾国藩在十几年间写了大量奏折,从不假手他人。这些奏折最长的三千字以上,短的几百字。奏折因为是写给皇帝的报告,除了要符合专门的格式,内容要真实,不能有欺骗和夸大的行为,所以他行文特别谨慎小心。我读奏折的时候,深深受到教育。作为二品大员,军务繁忙,但奏折一丝不苟。凡有战功,多归于下属,总是说将士用命,归于皇帝天恩,忧勤所积,默挽天心,从来不提自己的功劳。奏折中对人才则极力保举,不惜赞美之辞,且敢于承担保举重任,比如咸丰十年保举左宗棠说:“其才可以独当一面,故已历有明证,虽其求才太急,或有听言稍偏之时,措辞过峻,不无令人难堪之处。而思力精专,识量幽远,于军事实属确有心得,前奉谕旨,命左宗棠襄办军务,该员感激图报,奉诏之日即在湘募练五百余人,选择极严,巨细必躬。左宗棠素知大局,勇敢任事,必不肯舍难就易,避重就轻。”而恰恰是这个左宗棠,是几次公开批评曾国藩的人,但是他却极力保举,不避前嫌。

从奏折中我学习了曾国藩做事认真,对待下属极力培养保举,有功劳归于下属,有责任自我承担的为人法则,这样身边才能聚集人才,才能让大家团结在一起,为我后来管理公司大为有益。我在管理过程中从不吝啬金钱,每个月都要表扬优秀员工并发给礼品或现金,对员工的提成,最高的一个月竟然达到4万多,而从不觉得太多,而我当时的工资只有1万多,这些都是受曾国藩的影响。夏小芳在深创辉工作不到半年,我直接提升她到经理,是公司第一个提拔的人,我觉得人才难得,必须重用,当时是2005年,她只有23岁。

我也学习了曾国藩敢于承担责任和过错的一面。我在赛意法微电子公司工作的时候,总经理金在一是韩国人,对工作要求特别严格,有一年年终晚会筹备时,我负责礼品和奖杯,我让礼品公司提供样品,也提供了图片,但是金在一有自己独特的要求,反复改了很多次都定不下来,来来去去的邮件发了不知多少,但谁也不敢最后拍板,总经理也犹豫不决,最后我直接在邮件上说,如果大家不敢做主,我来承担责任拍板定下来,最后由我定下所有奖品和奖杯的式样。当时在赛意法公司内部有个普遍的风气就是做得多错得多,那些不做事,少做事的人,错得少,也少挨骂,所以关键时刻大家逃避责任以求自保,至于事情好坏,速度快慢反而不重要。

我自己敢于承担责任的另外一件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年我家乡湖南桂阳县的县委书记来深圳,对陪同的人员说想去赛意法微电子公司参观,我觉得这个要求不过分,就答应了。当时这个不过分的要求在赛意法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因为公司明文规定不让无关人员参观,但是我既然答应了,就直接安排,也不请示领导,直接要保安放行。本来我以为只是书记带几个随从,但是当时他们一下来了三辆车,十几个人,浩浩荡荡,好像中央领导的车队。我直接带他们到会议室,在这个曾经接待过总理朱镕基、常委刘华清、国务委员李铁映、国务委员吴仪的地方接待家乡的县委书记,向他介绍这个高科技企业的发展,然后又领他们参观生产车间,介绍集成电路的生产过程,然后把他们送出厂区。我不知道后来总经理是否知道这个事,反正没人找我。当时我敢肯定,我是唯一敢做这种事的员工,因为大家都不敢把自己的工作开玩笑。

 

 

3

《资治通鉴》是北宋英宗哲宗时期司马光写的一本跨越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的巨著,是中国第一部由官方正式组织编写的历史,作者司马光也不是普通的学者,而是曾经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相当于宰相的人,因此影响深远,是唯一与史记相提并论的鸿篇巨著。我在2005年后开始阅读资治通鉴,十几年间前后看了四次,每隔两三年看一遍,有时边看边做笔记或写眉批,这套书从此影响我后半生,对我做管理及做人的影响也非常大。

    《资治通鉴》第248卷记载,右散骑常侍李景让的母亲郑氏性格严厉精明,很早就守寡,家境清贫,居住在东都,三个儿子都小,由母亲亲自进行教育。某天夜晚住宅后面的古墙因为下雨而倒塌,藏在里面的钱可以装满一船,奴婢们很高兴,跑去告诉李景让的母亲,她到发现钱的地方烧香祝告,说“我听说不劳而获会为自己带来灾祸,上天一定是由于先君积下了功德,怜悯他后代的贫穷而想赏赐他,希望几个孤儿将来学问取得成就,这就是他的志向,这些钱不敢取用!”急忙命令把钱掩盖起来并在上面筑墙。三个儿子李景让、李景温、李景庄都考上进士。李景让官位最高,虽然头发花白,哪怕犯了小错误,也难免挨母亲的鞭打。小儿子李景庄每次考进士失败,母亲郑氏就用鞭子抽大哥李景让,说他没有教育好弟弟,然而李景让始终不去巴结主考官,说:“朝廷开科取士自会有公道”,过了很久,宰相对负责官员说: “李景庄今年不能不予录取,否则他哥哥又要挨打!”这个故事让我看到一个伟大的母亲,有大的智慧,有大爱,而不是一般人的小爱,溺爱,所以能够教育三个儿子成为国家栋梁之材。古话说慈母面前无孝子,因为大部分母亲对待儿子只有小爱,怕儿子吃不饱,穿不暖,很少像郑氏这样教育儿女。这个故事也影响我如何教育我女儿。

    《资治通鉴》记载汉文帝视察军队的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和触动。文帝亲自慰劳军队,到霸上和棘门军营,直接驰入营区,将军以下官兵列队迎送,接着又到细柳军营,他们身穿甲衣,兵器锋利,箭上玄弓满张,文帝的先导部队到达,不能进去,先导官员说:“天子驾到”,军门都尉说:“将军有令,军中只听将军的号令,不听天子诏令”,停留一会,文帝到,也不许进,于是文帝就派人拿着符节下诏给将军说:“我要进入军营慰劳军士”,周亚夫就下令打开营门,营门军士对文帝车骑说“将军有令,军营中不可以策马奔腾”,于是文帝就勒缰徐徐行进。到了营房,周亚夫将军持兵器拱手为礼说:“身穿铠甲的武士不便下拜,请容许以军礼参见,文帝十分感动,不由得面容严肃,用手扶着车前横木,派人对周亚夫说:“圣上郑重地慰劳将军”。仪式结束后离去。走出营门,群臣都表示惊讶,文帝说:“唉!周亚夫才是真正的将军!前面所经过的霸上和棘门的军队,如同儿戏罢了,那些将军很容易受到袭击而被人俘虏,至于周亚夫,谁能冒犯他呢!”于是文帝任命周亚夫为中尉。一部资治通鉴,几十个王朝,几百个皇帝,演绎了丰富的文化更替和社会兴衰,各朝各代的历史人物贡献了他们的聪明才智,这是我取之不尽的文化宝库,无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可以从这部书中受到启发,当我反复阅读了几次之后,更增加了对历史及历史人物的敬畏。

 

 

 

4

宋朝宰相赵普曾经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个我深有感触。作为传统经典,论语一直作为历朝历代官方正统的教材,也是大学---大人之学的核心内容。

我1996年开始学习《四书五经》,其中主要学习《论语》和《易经》,几十年间反复阅读,其中犹以《论语》阅读次数最多,对我人生的影响和管理的思想的形成影响最大。

论语是孔子学生记录孔子言行的书,儒家思想就在孔子与学生一问一答中或者孔子自言自语中表述出来。

论语里面说,一个人孝敬父母爱护兄弟姐妹,这样的人是很少冒犯君王的。一个人不冒犯君王,而又去作乱的从来没有过。因此一个人应追求做人的根本,在根本上好了以后,做人的大道自然就产生,孝弟就是仁德根本。孔子的学生曾参说,我每天反省三件事,给人做事是不是尽力了,与朋友交往是不是守信用,学习的内容是不是复习了。我交朋友就很看重一个人的孝道,如果一个人对父母老人不孝,我是不会跟他交朋友的。

孔子说领导一个国家要按时祭祀,一丝不苟,节约开支爱护百姓,根据时令调配人力。如果以道德来管理,就像北斗星一样,稳居其位众星拱托。孔子还说,富贵是每个人喜欢的,但是如果不是正道得来的,我不需要。贫穷低贱是每个人讨厌的,但是如果不是自己造成的,我宁愿这样贫贱下去。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有什么名可讲?君子随时随地要注意仁德。我自己几十年也向孔子教育的一样,追求高尚的道德,虽然效果一般般,内心的这种追求一直没有停止。

一个人追求真正的理想,就不会在乎吃得差穿得粗。君子永远追求大义,小人追求利益。看到有贤德的人就要向他看齐,看到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这些论语的话一直影响我的日常生活。

孔子说,我吃粗茶淡饭,渴了就饮井水,想睡就把手弯起来做枕头就睡,自己乐在其中。一个人要敬畏三件事,一是敬畏天命的安排,二是敬畏上位的贤德之人,三是敬畏圣人说的话。

一部论语,初学似乎零散不成系统,也没有特别深刻的道理,但是越学越发现其思想的光芒,让人终生受益。

《易经》是群经之首,即所谓经典中的经典,也是一部非常深奥难懂的书。虽然有人说易经是用来算命的,是占卜的书,但是我主要是从哲学的角度去学习思考,三十年来断断续续学习,反复看了很多遍。后来看了台湾学者曾仕强和傅佩荣的讲《易经》的录像,看了台湾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的书,也看了其他几本《易经》的著作,慢慢对《易经》有些了解,基本入门了。

《易经》里面六十四卦,加上卦辞和爻辞,告诉我们如何避凶趋吉,永葆终生。比如乾卦初爻的爻辞是潜龙勿用,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在初始阶段要懂得收敛自己,即使有本事,也暂时不要拿出来,因为往往经验不足,容易招致失败。同样乾卦最上爻,也就是第六爻爻辞,说亢龙有悔,可以理解为一个完成事业退休的人虽然大家还尊敬你,但是自己要懂得这个时候已经贵而无位,高而无民,已经让位给后人了,自己要懂得收敛。

负且乘,致寇至。一个地位低的人去坐地位很高的人才能坐的车子,必然招致灾祸,所以要德才配位,没有德去坐高位必不能长久,没有努力获得巨大财富,必然不能长保,要修养德行,一步一步提升,最后德才配位才能安坐高位,才能享受富贵。

察见渊鱼者不祥。深渊里面的鱼大家都看不到,但是有些人却看得到,这样是不吉利的,一个人不能太精明,太过聪明的人上天必然在其他方面减损他。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一只鹤在远处鸣叫,小鹤虽然看不到,却会回应,所以孔子说,君子居其室,说出的话有道理,则千里之外的人都会学习,况且是近处的人,一个人的言行,是做人的核心,是决定一个人名誉的关键,一定要慎重。一个人说话一定要小心,话说出去,有时伤人比刀子还厉害,而好的话说出去,让人如沐春风,或让人终身受益,贵过珠玉,珍珠和宝玉只让人看到的时候高兴,但良好的言语让人终生受益无穷。

劳谦,君子有终。一个人既勤劳,又谦虚,他一定有美好的结局,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上天自然会保护这些人,哪来的生命灾祸。

当我粗通《易经》之后,曾在2011年在朋友的要求下给自己算了一卦,得到困卦,泽水困,内卦是坎为水,外卦兑泽,卦象是水在下,泽在上,下不济上,成干泽,看到的水用不了,故困。但是既然下面有水,天无绝人之路,君子处困之时,能努力自济必顺利亨通。只有持正德高望重者才能获得吉利而无灾祸,当多修己德,少说为佳,在穷困中,必须审慎徐图突破,莫操之过急。但穷则思变,困则谋通,变则富,通则活。从卦象上看,困卦就像困字本身,口字里面一个禾,口代表房子,禾代表树木,房子中间一棵树,当树小的时候,因为房子围墙挡住了,大家看不到树木,所以不管你怎么表现,社会不会接纳你,但一旦突破,长到足够高,周围的人可以看到,你就开始有所表现了,围墙也挡不住,人生必将越来越有名望。虽然我对算卦不完全相信,但是我给自己算的这一卦跟我人生的命运基本相符。

 

 

5

学习老子庄子。中国古话说少不学老庄,老不学孔孟,意思是年轻人需要努力奋斗,学老子和庄子的思想容易使人消沉,年轻的时候不应当像老子庄子说的去知足常乐。但是老了,不要再学习孔子孟子,孔孟要人奋斗,老了怎么奋斗?我是在四十岁的时候开始学习老子,进而学习庄子,逐步接受了老庄的思想,并不知不觉中影响我看问题的方式,潜移默化影响我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我在200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一本老子《道德经》,一读就被里面简短而珠玉般的哲理所吸引,然后一章一章阅读和背诵,在十几年里,至少看了十次以上,并一章一章背诵,反复领会里面的思想内涵,为二千五百年前中国古代有如此高深的哲学思想而叹服。我收集了台湾傅佩荣先生以及大陆中央电视台名家讲老子的教授的录像在家中反复观看,慢慢地《道德经》的思想深深印入我的大脑,改变我看问题的方法。我也曾经跟好朋友栾小军讨论《道德经》,有一次,他伸出一根指头指向月亮,说《道德经》就是这根指头,让你看到月亮,但是并不代表月亮,《道德经》让你思考,但是本身并不是答案,不是思想的终点。

    《道德经》八十一章的内容似乎比较凌乱,并不怎么成系统,每一章都非常简短,最短的一章只有24个字,但思想的光芒,人生的大智慧却如彗星划破天空闪耀天际,也如清泉长流。

《道德经》四十六章老子说,天下太平,战马都在服务农事,天下混乱,怀孕的母马也被派上战场,罪恶之中没有比欲望更大的,灾祸之中没有大过不知满足的,错误之中没有大过贪得无厌的,所以知足就会永远得到满足。知足的思想影响我,我对物质从来没有不知足的时候,常常担心自己物质方面的享受太过,怕给自己带来祸害。

    第八十章老子提出理想国形象。国家小,人口少,即使有许多先进的工具也不想使用,民众看重死亡,不远离家乡,虽有车船,毫无用处,虽有甲兵,无战可打,民众生活在最简单朴素的状态,吃得香,穿得暖,住得舒服,过得快乐,邻国之间近得相互看得到,连鸡狗的叫声也听得到,可是互不往来。老子提倡过简单化的生活,没有所谓的科技,没有相互的比较,过着自耕自足的生活。这种思想也深深影响我。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谓社稷王。一个能承受最大责难和最大磨难的人才能承担管理国家的重任。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最大的善就像水一样的,给万物带来利益而不争名誉,处在最低最差的位置。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瑞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隧身退,天之道。一个人如果一直处于盈满状态而不知足,还不如先放一放,太过尖利的东西,不可长久尖利,过多的金玉不能永远守得住,富贵而骄傲的人,最后都会得到惩罚,一个人有名有利要知道及时退让,这是上天给我们的启示。

当反复学习《道德经》之后,无为思想深深印入我的大脑,无为而无不为,一切都可以通过积极的无为达到。最软的是水,但水无坚不摧,这种无为是不乱为,让我特别推崇,从此我的思想充满着简单,无论个人生活,家庭关系,一切都简单化,这样我的生活就不会被复杂的事占据。当我一个人的时候,我可以过非常简单的生活,这就是道德经无为思想的体现,无为真是博大精深。

 

 

6

对哲学的学习从九十年代开始,最先学习中国哲学,比如《论语》、《道德经》、《庄子》、《周易》等等。读博士的时候,开始接触西方哲学。当时哲学老师说,山上的花开着,如果人没有看到,就没有任何意义,跟没开一样。后来我有机会看一本西方哲学的入门书《苏菲的世界》以及台湾学者傅佩荣先生的书,为我打开了西方哲学大门。

    西方哲学认为人生无异于一场询问的过程,因为人生有理性,所以要求解释,于是每个人在生命的某一个阶段,总会浮现出一种深刻的愿望,想要了解“与自己有关的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

    人为什么要念书?念书的目的难道是为了念更多的书吗?当然不是,念书的目的是要让我们的人生减少各种不必要的困扰。

    一个人如果有高度的自制能力,就可以摆脱身体的惰性与软弱,让心灵更为自由。学习哲学的基本习惯是,凡事保持好奇,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是被催眠的,广告的作用就是一种催眠的过程,这种催眠作用在社会中可能形成一种集体潜意识,比如我们从小开始,在不知不觉中被灌输了许多观念,我们往往认为这些观念是对的,没有问题的,但是却从来没有仔细反省过。

    尼采说,哲学家是文化的医生,文化也会生病,所以需要医生,这就是哲学的责任。

    人生是需要体验的。如果光是记叙各种各样道理与格言而没有自己去体验的话,到了最后还是只能在知识的迷雾中打转。一个人的表现无论如何杰出,都不能忘记人性终究是脆弱的。

    有信仰可以产生希望,就是面对生老病死的必然规律不害怕,即使遭遇世间一切痛苦的折磨也不会放弃乐观盼望的心情,然后以信仰与希望为个人生命的基础,发挥无限的爱心,不但可以爱人如己,甚至要舍己为人。

    二十世纪尼采、海德格尔、萨特等人创造了存在主义哲学。存在的意思就是选择成为自己的可能性,因为自己并不是自己主导的,我们生下来一切都是被动的安排。我们出身在什么家庭,树立什么思想,说什么语言等等都不是自己的选择。人生就像一个醉酒的农夫驾着马车回家,表面上是农夫驾马车,事实上是老马拖着农夫回家,因为农夫醉了,大部分时间都在昏睡之中,根本没有清醒的意识,然而老马识途,因此能够把农夫拖回家。

    从小我们就被教导,被塑造了迎合社会的需要,学习如何追求成功,然而这种成功是相当外化的,车子、房子、家庭,现金等等,但是真正有价值的生命绝对不应该只是以这些为满足,因此人如果不知道有自我,庸庸碌碌过了一生,到最后也只是一场空,这样的人生没有什么意义。

    尼采说上帝死了,他并不是骂上帝,是要我们重新评估一切价值。现在流行的思想标准要重新评估,不能按过去的标准生活下去,要找到自我的存在,所以他的哲学叫存在主义哲学。

    现代人所尊敬崇拜的,大多数是功成名就,升官发财的人,亦即不择任何手段,达到表面上所谓有成就的人。这种价值上的选择本身就有问题,因为它并未掌握到人所崇拜的对象应该是什么样子,值得崇拜的对象应该是拥有完美人格的人,这才是一种正确的价值观,然而现在却很少人崇拜人格高尚的人,因为人格高尚很难做到,并且做到也没有什么实际利益。

    存在主义有一句名言就是拥有就是被拥有,比如我拥有一辆车子,就等于我被这辆车子所拥有,因为我必须时常担心车辆被刮坏,要为车子交停车费,要保养,要加油,由此而知,拥有的东西太多时,人的生命内涵以及注意力就分散了,最后反而会被拥有物所拥有,变成拥有物的奴隶,以致精疲力尽,丧失了人生的意义。

    人活在世界上都是旅客或者过客,而不是归人。既然只是旅客,又何必在意自己拥有什么呢?我们应当在意的是,自己是什么,如何做自己。人生所有的一切,最后都不能带走,所以我们要懂得与人分享的道理,分享不单是指财物方面的分享,还包括关怀、知识、信念、尊重。

    我们追求由别人认可的成功和成就,并由此带给自己幸福和快乐,但是,当你这样感受的时候,你是否意识到这种快乐感和幸福感是绕了一大圈才实现的?你首先要把学到的知识转变成金钱和地位,然后再用它们来改善你的生活状况,最后才能从自己的享受和别人的羡慕中感受到快乐和幸福。但是,不要忘记了,我们除了要面对环境之外,同样面对自身,我们的快乐感和幸福感,既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改变自己来实现,也就是说,我可以不要别人承认,直接就通过自己的思想感受到快乐。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改变自身可能比改变环境更重要,因为一个人永远只能活在自己的感受和思想中,只能活在自身之中,环境必须通过自身才能被感受到。世界就是你眼中的世界,你有什么样的眼光,你就能看到什么样的世界,因此改变了你的眼光,实际上就改变了世界。哲学的最大用处就在于改变你自己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如果你自己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改变了,提高了,那么你对世界的看法就和别人不一样,你就会看到更广阔的领域和更深刻的奥秘。

 

7

   天文学是我年轻的时候的业余爱好,曾经自己组装小的天文望远镜观察月球,主要是看月球表面的环形山。也在夜晚观察星星,想认识天上的八十八个星座。当时学习的就是称为古典天文学的内容,知道了太阳系有九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围绕地球旋转。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的时间单位,月亮绕地球一周,为月的时间单位。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为一亿五千万公里,月亮到地球的距离38万公里。太阳是一个永远燃烧的火球,但是这种燃烧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燃烧,是物质持续的核聚变反应,相当于永远爆炸着的原子弹,发出我们看到的光亮。太阳通过光的辐射把能量传到地球,让万物生长。太阳周围是绝对真空,能量没有其他渠道传到太阳外面,只有通过光的辐射,所以太阳永远不会冷却,始终保持6千度以上的高温。

  太阳系中最远的行星,冥王星绕太阳一周需要248年,地球上最长寿的人也没办法看到她绕太阳一周。

  银河系是由无数个类似太阳系一样的恒星构成,假如站在银河系外观察,就像一个巨大的旋转的圆盘,直径10万光年,厚度1万光年左右。光年就是光走一年的距离,是一个无限巨大的数量。太阳就是银河系中一颗旋转的星星。我们夏天观察星星,可以看到天上有一条美丽的由许多星星构成的一条亮河,我们古人叫银河,其实就相当于侧面看银河系。

  天文学上把天上的星星根据区域分成八十八个星座,一个星座由几个亮星构成,仙女座,飞马座, 摩羯座等等。比如北斗七星就是大熊座的一部分,古人把这七星联系起来想象成为古代舀酒的斗形,故名北斗。人们观察星星的历史已经有几千年,埃及法老王暮中以及中国汉墓都有星座图,因此天文学是人类最古老的学科。

  最近几十年由于前面提到的电子技术和航天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天文射电望远镜,和在外太空运行的天文望远镜。射电望远镜直径可以做到非常大,远远超过过去的光学天文望远镜,因此可以观察到更远的星星。同样,在外太空运行的天文望远镜由于排除了地球的光源的干扰和大气层对光的散射,可以看到更远的宇宙,天文学因此取得巨大的突破,尤其是美国天文学家哈勃,观察到银河之外的星系,并且由河外星系的运动,得出宇宙仍然在膨胀的理论,并推断宇宙起源于135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这个理论已经被世界接受。现在人类可以在外太空捕捉到宇宙大爆炸初期散发到整个宇宙的基本粒子,因为宇宙大爆炸初期,整个宇宙就是基本粒子组成,后来基本粒子凝聚成为原子,原子再构成大的物质,逐步形成星球,而我们的地球是在大约5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时候离宇宙大爆炸已经过去了80亿年。

 

 

 

 

第十五章  出世入世

 

 

1

孔子对读书人要求既要出世,也要入世。读书人,要为社会做些事情,要投身到社会变革的洪流中去,这叫入世。但是读书人同时要保持自己独力性,不与社会完全同步,甚至可以过独立而孤独的生活并享受孤独,这就是出世。出世是庄子哲学的核心。孔子主张读书人要敢于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做事,特别是社会政治清明的时候,所谓“邦有道则现,邦无道则隐,其智可及,其愚不可及”。一个人读了书,受了系统的教育,不能只为个人活,也要为这个社会活着,承担起社会赋予的责任,这是我从年轻的时候就在思想上建立起来的个人入世思想,并且作为我个人行动的动力,这种思想影响我几十年,很少在个人的享受,个人的物质化方面花心思。

1982年我参加工作进入政府机关工作之后,有固定收入,父母的经济条件从此有了改观。我首先主动把二弟朱爱华从农村中学和平中学转到了城里的桂阳一中,让他跟我吃住,并承担所有的学费,减轻父母的负担。这项责任承担了五年,直到他高中毕业。我们一起花我的工资。朱爱华虽然没有考上大学,但在城里受了比较好的教育,后来顺利成家立业。先是在老家做生意,陪同和奉养父母。父母去世后,到深圳开公司,一路顺利,与他受的比较好的五年中学教育有关。他为人耿直善良,事父母极孝,为乡邻树立了榜样。2015年他在老家原旧房址盖楼,特意给我留了最好的二楼给我,说是谢恩楼,我虽然没有入住,也非常感谢他有感恩之心。

我在桂阳县水电局工作时,特意让大弟朱兵山跟我一起学电工,学习修理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以及架设高压输电线路,使他全面掌握了电工的知识,在桂阳小有名气。我来深圳后不久,大概在1993年6月,他投奔我而来,我通过朋友关系,推荐他进入中国银行深圳软件中心,负责数据中心的硬件维护,后来自学取得了高级技师证书,被中国银行正式录用为高级人才,并分配住宅一套。2010年受我的影响,离开中国银行来华强北自主创业,至今生意顺风顺水。朱兵山是我第一个带到深圳来的,我们在1997年成立了一个家电维修公司:商驰电器,大量聘请老家来深圳找工作的人,其中有我妹夫,侄子等等,后来他们这些人都离开了商驰电器自主创业,开办自己的贸易公司。其中侄子朱红峰创立了迅峰科技,在深圳电子贸易界有相当的知名度,个人财富方面在我村数一数二,他是我大哥朱梅山的儿子,大哥因此也老有所养。

我大姐朱学英有三个女儿,大女儿张锦绣当初本来已弃学回家。我在桂阳水电局工作时,有一天回和平镇看父母,也顺便去大姐家,看到张锦秀在家放牛,我就问她为什么不去读书,大姐夫告诉我,初中升学考试成绩太差,学校要交一笔450元的建校费,家里负担不起,不读了。我感到问题严重,张锦绣小小年纪,在农村营养不好,不长个,真的还是个小孩,怎么能失学啊!我就跟他们商量,书还是要读,至于费用,大家想想办法,这笔费用我负担一半,其他兄弟负担另一半,大家基本同意,就把这个事儿办成了,我负担了250元,相当于当时我两个月工资。

张锦绣初中毕业后又没考上高中,我通过关系让他上了一个中专,毕业后介绍到我工作的深圳赛意法微电子,后来出来创业,至今生意也风生水起。

大姐的第二个女儿张锦凤读书厉害,一直是班里前几名,初中毕业考中专,以一分之差失利,姐夫张国元打电话给我,差了一分有什么办法,我打电话给郴州市教科院常务副院长廖建中,我多年的朋友,由他帮忙联系上了湖北省水产学校,毕业后来深圳,不久和她后来的老公李德胜一起创业,成立了硅宇电子,在深圳电子贸易界知名度很高。

大姐最小的女儿张锦良创业最晚,2017年创业,生意良好。

二姐朱国英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李斌创业比较早。大概是2004年创业,当时只有23岁。发财之后买了一部豪车,在老家车祸身亡。二姐的小儿子李亚承担管理公司的担子,几起几落,至今总算各方面顺利,让我二姐过上了比较幸福的晚年。

 

2

我在桂阳水电局做工程师时,除了让大弟朱兵山跟我一起处理技术问题,让他对电工有系统化的了解并有实际处理能力外,二弟朱爱华,二姐夫李唐富,妹夫朱友兵等也学会了电工修理,并部分依靠这些技术发家致富,生活过得比普通人好。来深圳做生意之前,李唐富和朱友兵一直靠电工修理赚钱。

来到深圳,进入意法半导体工作,自己也帮助了一些人。我介绍和平镇老乡吴红玉加入赛意法公司。作为公司招聘的第一批业务员,当时要求十分严格,从新加坡派来一个人事经理负责面试把关,我为了让她入围,主动要求协助人事经理招聘,把吴红玉录取。当时吴红玉的父亲找到我父亲,一句一个舅舅叫着,要父亲跟我说,把他女儿带到深圳。他在文革时当过造反派小头头,红极一时,文革后被冷落,求人办事十分艰难,自己也觉得矮人一等,意志消沉。按道理当时吴红玉中专毕业,可以安排正式的工作,但是没有关系和门路,让可以变成了不可以。实在没有门路求到我父亲门上。这一求还真求对了,吴红玉成了第一批赛意法员工并送到马来西亚工厂培训一年,几年后提升为品质经理,再后来也自主创业做电子贸易生意。她父亲很为这个女儿自豪,人前人后都提起女儿,生活的希望燃起来了,话语比过去明显增多。他也很懂得感恩,每次来深圳,会带一些礼物送给我,比如有次送了我一幅书法,是我们家乡桂阳最有名的书法家写的,虽然我从来没有挂过,但是他的心情留在我心里。

我第二个介绍进赛意法公司工作的人叫李建军,我姑姑的孙子。当初李建军考上中专,在我们家乡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那个年月属于九十年代初,要考上中专是十分难的,国家还包分配工作。李建军的家乡在和平大源,属于高山地区,考上一个中专更是难上加难,因此这个事给他整个家族带来了荣耀。他由省交通学校毕业后,通过亲戚的关系安排到县交通局工作,交通局又把他安排到下属公司搬运社。可怜他个子不足一米162,一个文弱书生去干连普通农民都难干的搬运工,人生的理想完全破灭,加之农村出来的孩子,沟通能力本来就不行,周围的人更加冷落他,日积月累,精神几乎崩溃,患上抑郁症,几乎不讲一句话。去亲戚家去做客,敲门,亲戚在里面问是谁,他也不回答;再敲,又问,还不回答,如此再三,直到亲戚开门。他爸爸不得已把他带到了中山工地,想让他一起打工,但是他已经不能正常工作了。

有一年我从深圳回湖南桂阳老家过年,大概是1997年春节。那个时候工作繁忙,车票紧张,大部分年份我不回老家过年。我回老家的第二天,我姑父就带着他孙子李建军上了我们家。我父亲可能提前告诉了他我回家的日子,所以他们来得非常及时。我姑父也不善言语,直接就说侄子,这个事就交给你了,一切交给你。说实话我根本没想到李建军的问题那么严重,头脑中只是觉得一个中专生安排一个工作没问题。

李建军就一直住在我父母家,直到我出发回深圳。我们一路回,经过县城的时候,我的另一个姑父在县财政局工作,特意提醒我,你敢带他去深圳?他可是不说话的呀。但是这个时候我没有把困难想象那么大,也没有什么退路,难道我说不带了,你回去?

李建军到了深圳就住我家,这个时候我才发现,真的是个问题,因为他几乎不说一句话。我想这是第一步需要解决的,因此我跟他正式谈了一次,意思是你住在我家,但我有个要求,每天必须说50句话,做不到你就不要住在这里,我也不帮你找工作。这个时候他才开始说话,但不是跟我讲,是跟我女儿说,问我女儿叫什么名字,几岁了等等。过一会儿又问吃饭了没有,反正没话找话,第二天又重复,一直几天都这样。我女儿受不了,跟我说为什么他总是问我几岁,叫什么名字,每天都问。我只能在心里笑,但是知道我布置的任务他在执行,所以接下来我管得就少一些,偶尔问一问今天说话了没有,没给他太大压力。半个月后我跟上司KH NG,一个马来西亚华人说,我想招一个技术员,他说你招;我又说是我亲戚可以吗?他说反正是你下属,你说可以就可以。我就拿了一张录用员工表填上交给KN NG签字,然后带李建军来跟KH NG见面,我回避出去了一下,他们在里面谈,谈完后KH NG把我叫进来,笑着说你这个亲戚好老实,问他要多少工资,他说600,我们这里技术员最低是一千二。然后他就在录用表上签了字,我再把表递到人事部。负责招聘的人事是个新来的,对我不是很熟,他拿到表,看到已经录用了,很不高兴,说人事部这一关都没过,你们就直接录用,程序都乱了,下不为例;我也没说什么,反正能上班就行了,所以李建军就开始在我手下做技术员。

当时录用员工还有一个流程,就是要体检,但是偏偏李建军体检就查出了乙肝带菌,这可是公司严禁录用的人。厂里的医生管志芳打电话给我,我们的关系不错,平时在外国老总面前经常替她说话;出了工伤事故,她要写一些报告,又不知道怎么写,这时候,我又帮她写好。因为我兼任安全主任,工伤事故也归我管,所以她对我心存感激。接到管志方的电话以后,我就跟她商量怎么办?她说,我把体检表退给你,你自己去处理,但是绝对保密,要不然我的饭碗不保。

我很感激管志芳。这个来自苏州,出身书香门第的医科大学生毕业后本来在苏州常熟眼科医院做医生,为了家庭跟随丈夫到了深圳,进了赛意法公司做厂医。她为人仗义,性格泼辣,有王熙凤的影子,在公司人缘关系很好,但是领导不喜欢。我到现在都搞不懂,一个医生,很憋屈地做了厂医,不能到医院去施展才华,领导为什么不同情,还要不断挑刺。后来她不得不放弃赛意法厂医的工作,移民加拿大,同时也考上国际紧急救援医生,在国际友人有特别身体问题的时候承担紧急救援工作。

管志芳给我体检表后,第二天我就去了医院,找到了一个熟人医生,第三天,一个健康的体检结果就交到了公司,这一关有惊无险就过去了。

事情没有完全结束。李建军住进了公司宿舍,四个人一间。有一天我在厂里巡查,碰到了生产部的一个技术员,他说,你们那边有个新来的,每天晚上都给同宿舍的人把床铺丢到走廊,不让他住。我一听就知道是李建军,因为我的部门只录用了他一个人;然后我就找管宿舍的行政主管打听李建军跟谁住在一起,然后把那三个人找来,特别气愤地指着他们说,今天晚上再丢李建军的被子,明天就打死你们。从此事情就平息了。

李建军在我手下工作了几年,基本上恢复正常。他做事特别认真,部门的人都喜欢他。我离开赛意法后,他依然在里面工作,从1997年一直到2009年出来自己创业。他2000年在深圳买房的时候找我借钱,打过我的电话,平时从来不联系,后来人生一路顺风,成家立业,开公司并在深圳买了两套房子,步入了深圳的中产阶级,还陆续把整个家族的大部分人带到了深圳,我觉得非常有成就感。

我的初中和高中同学吴三成是我最早帮助调入深圳的老师。1993年,我来深圳不久,接到他的信,信中说他很希望调到深圳工作,要我帮忙。他当时在衡阳师专当老师。我开始留心深圳的老师招聘。不久,我在报纸上看到罗湖区招聘老师的广告,就赶快要他寄简历过来。我并不知道他是教地理的,其实这次罗湖区并不招地理老师,要是知道他教地理,我就不会要他寄简历。不久,我就收到他寄过来的简历。我自己坐车送到罗湖区教育局,把简历交到工作人员手上。我看到招聘办公室的桌子上,早已经摆放了几百份全国各地寄来的简历,而招聘的总人数只有几个,并且他们根本不招聘地理老师,我的心一下就凉了。但是凡事都有意外,后来罗湖中学刚好需要一名地理老师,而教育局偏偏又没有发布招聘广告,因此吴三成成了毫无竞争对手的候选人调入罗湖中学。

吴三成本来就是我同学,调入深圳后我们经常在一起,彼此成为最好的朋友。后来他把老婆王满英也从衡阳调过来,在深圳安了家。王满英是主课语文老师,个人特别勤奋,后来成为深圳语文教育的权威人物,夫妻分别成为不同中学的校长。

 

 


3

2004年底,与我同村并且是儿时伙伴的朱卫清来深圳考察,我问他在老家一年赚多少钱,他说最多不过10万,我跟他说,你还是来深圳发展吧。不久他来到深圳,开始了更为精彩的人生。朱卫清是那种少有的坏人和好人都喜欢的人,他可以跟世界上最难相处的人和平相处,最棘手的问题,到了他手上都可以迎刃而解。他是那种热心,有大爱,可以吃大亏的人,再大的委屈他可以忍,再差的人他可以包容,在他身上永远可以看到那个大写的人字。

当初他接父亲的班进了桂阳和平食品站。80年代末的时候,这是一个接近倒闭的机构。进去后先是在门市部上班,很快门市部的生意就红火起来。后来站长看到屠宰生意不行,一天四个人卖不完一头猪肉,就把他调去屠宰,很快屠宰生意火爆,由一天四个人卖一头猪,变成两个人卖四头猪,他就是这么一个人,做什么都可以做好,永远都是中流砥柱。

朱卫清来深圳后先是跟我弟弟朱冰山等几个开公司,请我做顾问,生意不错;后来又独自创办清腾科技,生意更是如日中升,成了和平镇发家致富的带头人。由于他的号召力、影响力、示范作用,和平几千人投身到深圳,创办了几百家公司,他因此而选为深圳桂阳商会常务副会长,其实就是会长,因为会长吴太兵是上市公司老板,几乎不管事。

我在科龙集团工作时,两个新来的研究生黄家乐、洪在地协助我工作。通常是我提研究的点子和方向,他们两个具体实施,我们一起取得很多成果。没有他们,我不可能在两年多时间里那么多产地发表多篇论文和取得那么多发明专利。黄家乐和洪在地受我的影响分别考入厦门大学博士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黄家乐更进一步考上公派留学,后来成了厦门大学最年轻的教授,洪在地则成为水声探测方面的专家。

我在广东省电子集团工作时,当时粤晶高科派蓝继庄,一个脾气性格非常好的广东小伙子给我做助理,之前他只是一个普通的销售,在我身边工作只有不到一年,帮我处理和协调工作上的事情,进步非常快,后来外派公司的香港办事处负责人,几年后自主创业,开办贸易公司,成了电子行业优秀人才。比较有趣的是他还爱好书法,有一年特别写了一副对联寄给我,字体非常漂亮,我挂在新家大门上。

我那种好为人师和严肃,很多时候会让人接受不了,但是一旦接受了,往往会有脱胎换骨的改变,从而踏上新的人生,这是我引以自豪的一点。2015年,总投资100亿元的意法半导体中国工厂---深圳赛意法微电子庆祝成立20周年,邀请早期进入公司的员工回来参加活动,我作为这家公司的创始人,6号员工和中方代表也应邀参加,并在活动上作为特邀嘉宾讲话。当我到达熟悉的公司大门时,来了两个熟悉的面孔,20年前我的下属和同事李小平和赵亮,他们陪我重新走过厂区,去他们工作的区域参观,把我介绍给新的经理,然后又去参观他们管理的动力设备,包括电力设备、空调设备、废水处理站、废气处理站、纯水厂、氮气厂。虽然这些设施许多是我当初自己在的时候建造的,但是我依然再一次震惊工厂的宏大和复杂,光是用电负载就超过两万千瓦,每年用电接近4亿度。李小平、赵亮非常热情,其中李小平就是那个当初反复把李建军的被子丢出宿舍,并被我严厉警告的人之一,现在已经提升到比较高的职位。在他们陪我参观的时候,赵亮说当初朱工程师教育我们,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非常震惊,也非常高兴自己的一句话会让他们终身受益。

 

4

我的家乡水家冲地理位置比较偏,不靠近任何公路或者河流,祖祖辈辈通过村前一条小路与外界相通。平时赶圩和小孩子读书就是沿村前这条路,先下一个坡到水库边上,然后沿水库边再横过水库坝到外面去。下雨或者涨水的时候,水库里面的路经常给水淹没,小路泥泞很不方便。村里有一条沙子铺的通车路,从村后连接到外界,但不通过村前,因此村里的人多次提出修水泥路的愿望,但迟迟不能实现。2011年,村里十分破落,全村没有一栋新房,出门就是泥巴路。当时村里有钱人都在镇里建房或购买商品房,没有人想回村建房或者居住,每年清明节回家都有人跟我说,村里的路赶快修好啊!

2012年,我和朱卫清几乎是一拍即合,组织修路。我们召集全村代表到我公司开会,成立修路小组,由修路小组具体指挥和安排,主要是筹款和施工管理。大家的心里都很兴奋,朱海山当场就读了一封表扬我和朱卫清的信。我提出了一条规定,任何事可以提意见,但不能骂娘,谁骂娘我就对他不客气。在修路的路线选择上有三个方案,一个是原来的沙子马路,一个是从水库靠山一边走,另一条是走现有的小路,即通过水库坝。我侄子朱红峰唯一提出走现有的出村小路方案,打破了大家思想的束缚。朱红峰特意做了一个PPT,解释为什么走这条老路,最后被大家接受。筹款非常顺利,我带头捐款七万元,很快100万就筹到手,并在2012年底动土施工。

随着开工礼炮声,大型施工设备开到了这个古老山村,青草幽幽的小径很快被铲车和挖掘机铲平,村前小石山被削去了一边,一条宽阔的土路就出来了,水库大坝也削去了一半,用混凝土和石头砌起来。我在寒冷的冬天回去看过一次,村里面目全非,我就在泥泞的施工现场查看有没有施工问题,特别交待水库不能漏水,原有坝内的隔水层不能破坏,否则水泥也挡不住漏水,两个包工头表示一定注意。

两个包工头李贵宾、曾中华抓紧时间,只用了三个多月,一条宽敞的通村公路就建起来了,村里面貌焕然一新,我特意写了一首诗,歌颂这件大事,诗曰:

乡村逢喜事,      小路变坦途。

车驰水坝顶,      倒影与鱼游。

移去愁上坡,      填平村前路。

坡弯变平直,      视野顿开阔。

前通大屋图,      侧绕山下首。

车可环村走,      公路接两处。

沿路栽秀木,      人在树荫走。

老者频感叹,     不敢梦里有。

昔日耕薄田,      温饱盼得久。

十年九逢旱,      全村受尽苦。

人定难胜天,      全村无富户。

魔芋赚小钱,      养家仅糊口。

挑担卖魔芋,      入村防恶狗。

脚踏青石板,      村村吆喝走。

出气如老牛,      汗湿全身透。

夕阳西下归,      腰酸脚筋痛。

不敢恋旧床,      挑水磨浆去。

翌日披星起,      照样挑担走。

年复一年过,      日子过得苦。

良女嫌地恶,      难嫁水家冲。

改革春风吹,      村里出良秀。

一跃出农门,     再跃成博士。

领军到深圳,      经济潮头走。

十户九家发,      小车户户有。

致富不忘本,      反哺故乡土。

军山与卫清,     携手共筹谋。

策划修公路,      一呼众人拥。

集资八十万,      旬日凑到手。

邻村互支持,      公路接近处。

一朝万事备,      放炮动新土。

五月工程完,      宏图伟业就。

老少齐欢呼,      造福千年后。

后来这首诗被发表在郴州文学刊物《郴州风》上面,也被碑刻立在了村里最显眼的停车场边上。诗的水平让后人去评论,但饱含真情,让每个村里人读到了藏在心中的历史。

 

5

2011年桂阳县和平镇来深圳做生意开公司的名声已经打响,整个桂阳城都在谈论这件事情,县委书记特意来看望我们,桂阳电视台派出了一个四个人组成由副台长带队的采访小组,拍摄了七集电视节目《和平人在深圳》,详细报道了我们这群人,我个人形象也反复在七集的片头出现,其中一集还专门报道我自己。记者采访了我姐,我弟以及几个朋友,比如朱卫清、夏小芳、吴环芝,以及我侄子朱红兵等等,他们各自说了对我的印象,多是溢美之辞。

2017年深圳卫视也派了一个十人的采访和录制团队,来我公司录了一天,制作了一个半小时的节目,报道的核心内容就是我如何带领几千人在深圳发家致富,实现梦想。特别强调说一个早期的博士,一个在政府公司做到处级干部的人,如何放下身段出来做生意,在华强北创造另一种辉煌,我被冠以华强北最有文化的人,最有文化的老板等等。

从2008年我正式出来管理公司,就每年有行业媒体或其他媒体来采访,他们往往会问一个重复的话题:一个博士为什么选择做生意?这一方面反映的是大部分人内心世界里对商人的小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对我这个博士做生意的好奇。一般观念,博士是象牙塔中的人才,为什么与做生意联系在一起,所以他们反复追问。后来在与一个电子行业媒体负责人聊天的时候,我谈了自己的想法,把博士做生意这一个话题作了解释。我们家兄妹七人,每人家里都有各自的贸易公司,每家都是做生意的人,但是我做生意跟他们不一样。博士不仅仅是个学位,更是知识,更是格局,更是能力和管理,所以方向和方法不一样,不能完全用赚钱多少来衡量。可以肯定我的知识为我经营公司起了巨大作用,无论是管理知识、历史知识、哲学、人文诗词还有电力工程、电子学、材料学等等都在经营过程中发挥作用,所以我经营公司更为轻松愉快,可以说我是在享受这种做生意的过程,从来没有觉得知识太多,没发挥作用,反而是觉得知识不够,不能更好地服务客户。

这种知识的作用有时是直接的,有时是间接的。2011年一个做步进电机控制系统公司的女老总李总来到我办公室。这个即将上市的公司老总气场十足,带了一个采购经理、一个生产经理、一个总经理秘书一起来的。落座后,我们先找轻松的话题聊天,她说她是湖南永州的,我跟她说永州之野的异蛇还在吗?是不是白质黑章,白色本底加黑色花纹?永州城的龙兴寺还在吗?大云寺还在吗?法华寺还在吗?永州黄溪的风景好吗? 这个美女老总大感意外,问我在永州住过多久,什么时候去了永州。我回答说从来没去过永州的时候,她疑惑,感到意外和好奇,为什么知道那么多关于永州的地理和人文?我回答说,看过《柳河东全集》,对永州略有了解。她大为感动,一个外地人对自己的家乡文化认识那么多那么深。她马上对采购经理说,以后有什么需要优先下给朱博士公司。那天下午公司接到他们一个55万人民币的订单,这是知识带给我的最直接的效益。当然,我阅读《柳河东全集》绝没有想到为了做生意,但是喜欢阅读并因此带来意外的收获,让我非常有成就感。

2010年,我接待一位来自洛阳的军工企业老总,他带着秘书和采购经理来到我当时十分简陋的办公室。当我接到他名片的时候,随口说了一句,“洛阳兄弟如相问”,这个老总马上对一句,“一片冰心在玉壶”,有了这一唱一和,即下来的会谈我们几乎全部在谈文化;我谈了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他大为感动和意外。在深圳这个商品世界,生意场上,一个老总竞能对儒家思想这么深刻认识和热爱,他马上做出了一个让我感动的事情,他对秘书说,把送给王总的礼物拿回来,先给朱博士。秘书马上去执行他的安排,从其他公司的老总那里拿回了一本洛阳邮集。厚厚的一本邮集包含了几十年来中国发行的所有关于洛阳的邮票。从交谈中我得知这个老总也不简单,他原在北京开发地产,成名后家乡领导邀请他回洛阳投资,他投资了上亿资金在洛阳开办一个与军工厂配套的工厂。洛阳为多朝古都,文化渊源深厚流长,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洛阳人,他本以为深圳人个个充满铜臭,眼睛里只有金钱,却在我办公室意外闻到一股书香,所以他十分敬佩,当我说他是东都来的客人,他知道我对历史了解,因为曾经西安市是西都,洛阳是东都。

作为博士做生意有时是博士头衔起作用,有时是知识起作用,让我在生意场上得心应手。

 

 

6

2011年我去珠海一个上市公司参加供应商大会。那天一共去了大概30多家电子元器件供应商,大家都在会议室里等待主管采购的董事会秘书出来给大家讲话,采购经理在来回招呼和接待大家。不久董秘出来了,大家安静地注视着他。这个董秘非常年轻,意气风发的样子,扫视了一下会议室,说:“请大家先出去一下,我跟中意法朱博士聊一下再开会。”等大家都离开会议室以后,他非常客气和热情的跟我聊天,他说,朱博士名气那么大,还来我们公司开会,非常感谢,请适当的时候来珠海给我们员工讲一次课。他客气地说了大概十几分钟,大部分是客套的自我介绍,没有实质话题,我们公司也是他们可有可无的供应商,并没有特别的优势,但是他作为上市公司董秘,权利是很大的,却仍然对我这个供应商那么客气,我想是博士头衔起了作用。

2012年我去拜访一个广州的客户,做舞台灯光产品的公司,他们的工程师跟我会谈的时候说他好紧张,朱博士名气很大的。我跟他说紧张的应当是我,我是赚你们的钱,是有求于你们。后来我们讨论了一些技术上的细节,我以请教的口气不断问话,气氛缓和了许多,工程师的紧张感也消除了,自信也恢复了。

2016年我去佛山参加一个客户公司的年会,这家做环保产品的公司发展势头良好,国家的环保风暴带动了他们的发展,经济效益蒸蒸日上,所以年会也特别张扬,地点选在了五星级酒店,会场装饰豪华,演出也请了专业团队。到了吃饭敬酒环节,一个接一个去敬他们的老板,我也不例外。当轮到我的时候,这个老板说今天来了那么多供应商,我都记不住,但是你是博士,这里唯一的博士,我记住了。这家公司我们已经服务了十年,采购换了好几位,双方的关系一直持续。

中意法成为成都一个做军工的上市公司的合格供方颇有戏剧性。这家公司的采购经理咨询一个技术上的问题,并希望得到几个样品做试验,但是他花了很长时间,问了国内外很多代理商都处理不了,后来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问到我们副总经理夏小芳,夏小芳又把这个问题转告给我。对其他业务员的问题我可以不理,但是夏小芳既是业务负责人,又是公司的合伙人,对她的问题我从来都是优先处理,并且也要表现出我应有的水平。我花了几天研究客户的问题,并写了几条建议交给客户工程师,同时花了几千元购买了一些样品供客户测试。由于当时中意法不是他们的合格供方,对方无法下合同给我们,更无法付款,商谈的结果只能是免费赠送。采购经理非常高兴,他说你们帮了我的忙,我也要帮你们的忙,把你们列入为合格供应商。事情发展非常顺利,中意法在三个月后成为这家国家网络安全产品制造厂的合格供应商。中意法成为合格供应商后不到一年就力压群雄成为三大元器件供应商之一, 并且2017年以后一直是该公司最大的电子元器件供应商。2018年上半年,该公司多次邀请我去他们公司,但是因为他们地处成都,比较远,我又有其他事情走不开,一直拖到下半年才到成都去拜访这家客户。他们主管采购的老总曾经跟采购经理说,其他公司都是招之即来,为什么中意法的朱总迟迟不到!他声称要取消我们的供应商资格。但是当我在负责采购的副总宽大的办公室给他介绍我们公司,介绍我个人工作和学习经历后,双方的误解就完全消除了,这个老总说,你们做得越多越好,希望更多的产品由你们来供应。

 

 

7

几十年电子学行业的经验,深厚的电子学、计算机、电力、机电知识,以及随时学习和观察积累,对我处理客户应用方面的问题非常有帮助,因此我在公司既是总经理又是技术支持工程师,也是问题处理工程师,即通常说的FAE。我要有总经理全盘思考问题的能力,在生意场上,快速捕捉机会,快速决策的能力,也要能建立内部管理流程,理顺内部关系以及培训,指导下属等等方面的能力。作为一个技术支持工程师,我要能支持产品开发工程师解决他们的问题,而这方面我丰富的经历和学历帮了非常大的忙。有一天,一个客户找我们的业务员问能不能找到一颗32位MCU,有二个usb接口,内存32M,有内部时钟的型号。我跟工程师联络后,问对方还有没有其他细节要求,比如主屏功耗,其他通讯方式以及封装等等,当问题全部搞清楚之后,我在ST原厂的官网上几分钟就查到了他要的型号,并且提供几个型号供他选择,客户非常满意。当然客户的工程师也有这个能力,但是他不愿意自己去做,他享受这种方便,这就是供应商服务的价值。

有一次一个北京客户问到一个技术问题,说为什么规格书标注MOS管内阻那么低,而我们自己测试却很高。我问他们具体测试的设备和方法后,知道了他们的问题所在,他们根本没有半导体原厂的高端测试设备,无法测出变化参数的最低值。MOS管导通电阻是负温度系数,在某一个点达到最低,这个最低点只有高端设备才能测到,客户只有普通测试设备,测到导通电阻往往很高。

客户的问题是多方位的,是随机的。最常碰到的是型号选择,但问题是他们有时候描述不清楚,所以要有能力反问客户工程师,把问题搞清楚,比如客户问“朱博士,请帮我找一个800V,30A的MOS管”,这个问题是非常粗的,要进一步细化和聚焦,比如说内阻、开关时间、结电容、封装形式等等,通过跟工程师的沟通,一步一步解决客户的问题。更多的时候客户的问题我可能只知道一点点,无法达到与对方工程师对话的水平。但是客户既然问起来,你不能说我不是学这个专业的,解决不了,客户会非常失望。2020年新冠疫情的时候,AVGO 9930热销,有个客户工程师说他们测出来的数值很多与规格书有偏差。说实话我根本没有这个型号的知识,过去也接触很少,但是现在问题出来了,电话一次一次打过来,我只能上。我认真阅读规格书,发现这个芯片虽然很小,但是其实是一个模块,在1*2毫米的面积上集成了红外发射和红外接收。经验告诉我,这种细小的芯片其实类似一个照相机镜头,位置和距离会影响效果。有了这个想法之后,我就跟客户工程师沟通,要客户工程师注意上面两个问题,工程师回答说装配上没问题,但是朱博士,您说的表面污染的问题,我们确实没注意,这次通话之后客户没再找我,估计问题已经解决,我也没有时间去追问,我还有下一个问题。

许多技术问题是现学现用,这方面良好的英文大大帮了我的忙。看英文的速度,特别是看技术英文真是比看中文速度还快,这是读博士期间练就的基本功,直到今天我电脑里的英文资料远多过中文资料。当然这种现学现用的水平,英文只是一个方面,一个基本的方面,自已技术方面的基础也帮了现学现用的忙。我可以很快比如半小时或一小时掌握客户工程师所问的问题,然后达到可以与工程师对话的水平,虽然具体应用肯定没他们有经验,但是我可以站在更高的高度给他们提建议,往往非常有效。长期专注于一个应用的工程师,很需要外人的触发和点拨。

客户情况各种多样。2013年的时候,东莞一个做可靠性设备的客户来电话,说我们供的一个芯片直插引脚总是断,怀疑我们的产品有问题。我到了现场处理。客户工程师现场演示,发现确实很容易断,但是我发现产品本身没问题,即使换了其它厂家,其它产品做实验仍然容易断,我建议在引角上多加焊料,焊料不仅仅起到电路连接作用,也是一种类似水泥的建筑材料,是电路板上的建筑材料,起固定作用,客户采纳我的建议后,问题圆满解决。

我不仅仅要处理中意法电子公司内部客户的问题,也要偶尔帮助朋友和同乡公司处理一些技术问题。2013年,朱卫清找我,他的客户问他们供的一个IC型号的第五个脚的电流是多少。这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问题,规格书上没有,我仔细看了一遍,确实没找到,但是现在客户工程师问这个问题,并且非常具体,要回答,否则交过去的货不接受。我分析了这一个IC的功能,分析了这个IC的内部构造设计,这个引脚对应的内部是与两个晶体管基极相连,基极的电流通常非常小,因此就直接告诉对方10毫安,对方听了后就没有再说什么,货也全部接收,朱卫清非常高兴。

有一次老乡王涵找我,希望我去客户那里处理一个技术问题,他的客户怀疑他的产品不合格。这个客户是做医疗电子的,电子元器件要能承受4千伏静电测试,他们在测完王涵产品的时候,发现失效比例很高。我打印了一份规格书,就跟王涵去了客户现场,客户演示了他们的测试,一个4千伏的高压电源直接对IC引脚加压,我一看就知道他们测试方法有问题,他们人工控制测试时间,而规格书明确标注了高压4千伏(5MS),即只能耐5毫秒,你如果用人工去接触,这个时间可能远远超过五毫秒,所以方法有问题,我这样一说,客户就不再怀疑王涵的产品,然后他们自己去改进测试方法。

同村朱亚军有一次打电话来,说他供的一个美国AD品牌的军品,客户说一致性太差,外形过不了质检,问我怎么处理。我首先问他货源是否可靠,他说是可靠的,我又看了他发过来的产品照片,确实一致性很差。十多年前我曾经去北京郊区航天研究院参观指导过半导体封装,详细看过军品的封装过程,这种耐高温的陶瓷封装是用预先由陶瓷厂定制的壳体由人工封装,再填液态陶瓷做烧结。人工封装加液态封装料必然使一致性差,我把自己的看法写成一个意见,写上我的名字,特别写上国际微电子与封装学会会员,对方不再追问,产品也全部接受。

有时候碰到的问题可能完全超越想象。2010年,中意法在济南的一个央企客户发来联络函,告知我们供的芯片出现表面打磨,品质检验无法通过,要做罚款处理。我仔细看了客户发来的图片,确实打磨非常明显,粗糙的表面与通常的IC表面不一致。但是这个货直接从国外进口,我们连真空包装都没有拆开过,更谈不上打磨。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正规的原厂有重新打磨的吗?带着这个问题,我反复在网上搜索,当我用打磨的英文搜索的时候,终于找到了一份正式发布的,为什么正规原厂会对产品打磨的说明,我下载后把文件翻译成中文发给客户,客户终于接受了我的解释,不对我们做任何处罚,否则我们可能退货并被罚款上百万,这种中央企业让一个小企业关门是很容易的。

给客户做得最多的是发规格书一类的资料,可以从专门的下载网站下载,一些特别的技术资料不容易找到,但是我可以找到,这方面也是我的特长,客户找不到的资料我找得到,一般人找不到的资料我可以找到,这是做博士论文的时候练就的基本功,速度也非常快,非常熟悉,体现了一种专业精神和良好的服务。

我的电脑里收集了过去30年积累下来的技术资料,分门别类的存在我的硬盘里。30年经历过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办公地点,不同的电脑,不同的病毒,但是资料一直保存完好,这是我个人长期形成的备份习惯和整理习惯,这为我快速服务客户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效率提高了不知多少倍,通常几分钟就可以找到客户的资料。当我要做一个技术报告的时候,我的电脑资料可以支持我在一两个小时内把一个主题报告的PPT做好。

 

8

与同行分享和交流生意经验和管理经验,是我喜欢的事情之一,所谓教学相长,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强如弟子。并不是我比别人强,而是我愿意分享。从2009年第一次为华强商务讲堂讲课,以后陆续讲了九次,是这个讲堂讲课最多的讲师。每年电子行业的同行在年底都要进行行业评选活动,在颁奖大会上,我通常也会受邀做分享报告,主题每次都不同,有时是生意的经验分享,有时是管理的分享,有时是行业发展分享,我希望通过这种分享带给大家有用的知识。

2017年3月香港会展中心,一年一度的亚洲电子展如期举行。举办方环球资源即Global sources邀请我作为特邀嘉宾做一个关于近场通讯(NFC)的报告,我把意法半导体近场通讯的最新NFC技术报告给同行,刚好华为智慧家庭产品线总经理曾总也是受邀嘉宾,华为刚好需要意法半导体的技术支持,听完报告后找我,说能不能让意法半导体工程师协助他们处理技术问题。我跟意法半导体中国总部联系,他们派出了两个工程师过来,由我陪同一起去华为做了一次技术演示,华为方面非常高兴,也非常感谢我,但是他们抱歉不能给我们公司带来生意,因为我还不是华为的合格供应商。

华强北同行宏芯微公司的老板吴环芝是跟我交流最多的同行,她几乎每个月要来我办公室坐,每一次来都十分细腻地准备一份礼物送给我,然后我们一起交流经营的经验。她是那种很有亲和力的女人,脸上总是带着经典的微笑,所谓顾盼生姿,笑不露齿,有华强北大姐大之称,人称表姐,也叫华强北一姐。我在聚会的时候开玩笑说她,老少皆宜,男女皆宜,她也高高兴兴接受。虽然她总是在公共场合说朱博士让她成长,让她学到很多知识和经验,但是其实她的生意一直做得比我好,很多时候是我跟她在学习。

华强北迅腾公司的老板王涵是个年轻有为的和平老乡。大学毕业后几个月就开始创业,然后把弟弟王驰和他父亲王标贤叫来一起开公司,短短几年生意就十分红火,兄弟俩分别在华富村买了一套房,也购置了豪车。我很欣赏他的,倒不是商业成功,而是一家人的精诚团结,真是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王驰负责公司采购,王涵负责业务,父亲王标贤负责到市场拿现货,一家人十分默契。我经常在华强北街上看到王标贤那熟悉的身影。王涵有技术问题,喜欢向我咨询,也喜欢跟我探讨经营的理念和方法,我们相互学习,相互都会受对方的启发。

香港环球资源的前总经理吴守农先生我认识比较晚。2016年,我们在一个行业活动上认识,以后就一见如故,成了好朋友。常常一起作为行业嘉宾出席活动,都是喜欢给同行分享的人,他也经常邀请我参加他举办的同行聚会,请我分享行业知识和经验。吴守农是香港人,出生于非常富有的香港家庭,香港中文大学毕业后不久,进了环球资源公司,被派到大陆开拓环球资源的业务,作为大陆的公司法人代表,把环球资源在大陆的业务推上了巅峰。他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唐诗宋词随口而来,有文人骚客之遗风,加上家庭出身好,大学毕业后事业发展顺风顺水,跟我这种饱经磨难的人大不相同,对任何人都有谦谦君子之风,待人接物细致周到,跟他一起总是如沐春风。

应华强北电子指数的约稿,我在他们开辟的名家专栏里把我的经营以及历史,人文和我个人经历写成了文章发表,总共有45篇,其中《管理者要大爱不要小爱》,点击率突破40万,同时该论文被很多其他网络转载。文章的观点是,一个管理者应尽最大可能去构造一个公平合理的平台,让员工自我发挥和成长,即所谓对他们有大爱,而不是停留在给他们过生日、请吃饭、送礼物这种小爱上,这是通常管理者喜欢做的。而我希望管理者去建造一个更好的公司平台,理顺公司流程,让各人自动自发,然后每个人都很愉快的工作和学习,得到足够高的收入去享受他们的人生。小恩小惠解决不了问题,如果他们收入高,工作顺利,他们并不需要小恩小惠,这种理念其实也是我几十年做人理念的体现。我几十年人生中,自己从来没有身居高位,手握重权,但是跟我接近的人,无论是亲戚朋友还是同行以及员工都会受益,是因为我在人生中就讲究大爱,内心希望在人生的大道上帮助别人,让对方从此走上光明大道,而不是仅仅帮一次忙。

在名家专栏发表的另一篇点击超过40万的文章:《管理者要追求多方和谐共赢》,这篇文章也是根据社会现实写的,现实的情况是一个公司老板发大财,开豪车,吃豪餐,一掷千金,员工却节衣缩食,这种现实已普遍被大家合理接受,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天经地义的,谁叫你是员工,你就该没钱,他是老板就应当富。我的理念是老板发达,员工也要发达,不仅是收入要高,个人知识能力也要一起发展,做一个全方位有成就的人。同时,老板不能把财富供自己独自享受,要与员工分利,这是与现实不一致的,但是我这么多年就是这么走过来的,所以我的消费从来没有超过员工,以至于经常有员工来关心我的情况,这也是我开公司十几年来一直轻松经营的核心之一。

 

9

我跟哲学家周国平先生有相同的心态,永远跟社会主流思想保持着守望的距离,从来没有全情投入过,但是也没有离开过,与孔子的出世入世观一致。孔子的儒家要读书人投入到社会改革的洪流中去,为社会做事,为开启民智做贡献,这是孔子对读书人的要求。所以,当两个隐士,在乡间耕种的知识分子嘲笑孔子自不量力,想改变社会的时候,孔子也反击,说与他们“鸟兽不可同群”,他们境界太低,只考虑个人,不管有没有能力改变社会,但只要尽力去做,就算尽了读书人的责任,否则你就不要说自己是读书人,甚至也可以不要读书。因为如果说要自己幸福的话你不读书也可以,你看那乡村农夫自耕自足,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儿孙绕膝,过节饮酒作乐,不是比读书人更满足更幸福吗?

对社会保持守望的距离,其实是从我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当时在湖南桂阳县水电局工作的时候,普通公务员的工作状态,基本上是上班就是一张报纸一杯茶,下班就是打牌喝酒,我是唯一没有按这种节奏工作和生活的人,是公务员中的另类,可以说是特立独行。我要么工作,要么学习,从来不会浪费时光,也不会去喝酒和打牌,有意识的跟社会潮流保持距离,哪怕让人嘲笑和误解,让自己失去许多应有的利益,依然一如既往,按自己的思想去行动,同时用律己去控制自己,使我能在八年的公务员和小县城中没有被社会同化。

守望一直坚持。读硕士的时候,在科学院研究生院,大环境就是出国,大家谈论的就是考托福和国外名校以及奖学金,没有几个人真正在探讨学问,我对中国顶尖学府的这种风气不以为然,也从来没有动心思去出国,他们谈论他们的,我做我的,我每天学习各种技术,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1992年来到深圳后,我仍然保持自己思想的独立和行为的独立性。当初在赛格集团,我是唯一主动申请去合资企业赛意法微电子公司工作的员工,其他人要领导反复做工作,并且许以待遇、职位等等条件才答应去,我什么要求没有,主动要去合资企业,待遇低无所谓,工作繁忙无所谓,职位高低无所谓。当时深圳是全国最发财的地方,真是遍地黄金的感觉,但是我永远保持学习,从来没有被经济的洪流淹没。我就是从1993年开始学习传统文化的,当时社会上还没有人提倡国学,我自己就喜欢上了传统文化的学习,《曾文正公全集》就是在那段时间购买并阅读,《四书五经》也是那个时候开始学习,这两套书后来一直陪伴我,并且后来还购进了不同的几个版本,爱不释手,终身阅读。当然还购买和阅读了其他经典,比如《南怀瑾全集》、《史记》、《资治通鉴》、《中国通史》、《廿四史》等等,我没有被深圳商业化同化,保持读书人的独立性。我看到跟我同时代的一些高学历的人,大部分进了政府机构,做个一官半职,轻松享受体制的好处,占尽国家体制的便宜,完全没有读书人的骨气,家里连装点门面的几本书都没有,很为这个社会大量的知识分子没有保持自我而惋惜。

我是深圳少有的实行早睡早起的人。我从到深圳开始就从来没有像这个城市大部分人一样喜欢晚上活动,早上晚起,哪怕周六周日休息,从来不睡懒觉,几十年如此。我永远按自己的模式生活,不会跟着大环境走。当普通人休息日,九点钟起床的时候,我早已做完了自己一天要做的事情,读完了一天要读的书。我有时会在早上四点钟起床学习,六点锻炼,完全与众不同,并多年不改变。

当我学习了老子《道德经》后,老子无为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我,我追求无为,喜欢无为。在管理公司中追求无为,在自己生活中也追求无为,让管理的过程简单再简单,流程简单再简单,员工关系简单再简单,这是无为思想在管理中的体现。在个人生活中也是这样无为并几乎做到极致。当我一个人的时候,我可以过一种近乎原始的生活,一锅米饭连续吃几天,每天只吃同一种咸菜,我愿意过这种简单化的生活,并不以为苦反而为乐。这种简单或者无为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交朋友,在我交往的朋友中,栾小军是比较久的一个,有一天他来华强北,我请吃饭,其实就是每人一碗面条,他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朱总,你现在发财了,我可以不可以在面条中多加一个鸡蛋。我们在一起超过20年,从来没有在一起大吃大喝过一次,总是谈论哲学或者美女之类的话题,很少问我赚了多少钱,很少问工资多少,两个人都似乎不食人间烟火。

 

第十六章  修身齐家

 

1

我出生在一个最普通的家庭,无论我父亲这边的历祖历宗,还是母亲那边的历祖历宗都没有出过特别的读书人,或者其他可以光耀门庭的先祖,这在人文繁盛的江浙一带是不可想象的,那里的人家任何人上溯几代都可以跟某个进士沾上关系。我们桂阳朱家从江西婺源搬过来,住在和平的上篮田村和下蓝田村。从宋元之交到现在800多年间,连一个举人都没有中过。父亲朱金树读私熟8年,在我们水家冲他的同辈人中是读书最多的一个,这八年埋下了一颗文化的种子,等待着在下一辈中发芽。由于家庭人口众多,又赶上文革,我几乎没有什么正面和正式的家庭教育,父母每天为生活忙碌,没有时间照看我们,更不会教育和指导,因此我的儿童和少年完全是自我生长,任性发展,所以我的个性充满野性和自由,缺少那种教育层面的礼让、客气、含蓄,所以我很佩服那些有教养家庭出来的人,比如我的导师顾文琪、我的朋友栾小军、吴守农(JOHN NG)、吴环芝、朱卫清、同学朱北平。特别是我的导师顾文琪,几乎就是一个做人完美无缺的人,他们的行为举止让人舒服,始终保持谦谦君子之风,又好像一个艺术品可以欣赏,而我则是一棵路边粗糙的顽石。

1982年参加工作进入社会,我意识到修养身心的重要,开始有意识修炼自己,比如说对人的称呼、礼让以及自律方面的生活规律和锻炼,甚至包括坐姿。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一生的自律练习一直坚持下来,从没有间断。有些东西出自天性,后天的培养真是十分困难,古人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人生到七岁基本性格习惯就养成,后天的自我培养收效甚微,但是日积月累,在我的身上还是留下了许多自律修炼带来的结果,学习带来的效果由被动成为主动,人生智慧之门慢慢开启,做人也慢慢显出一些内在美。

我的第一项修炼就是惜时。小学的时候朱凡山老师教育我们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当时只是记住了这句话,并没有觉得时光的重要。后来经历了一系列的应试教育和自学之后,才真正感觉到人生甚至就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过程,分分秒秒都要珍惜,这个观念在我的大脑中不断强化,并因此成为一个习惯。几十年来几乎从来不浪费时间,如果什么事都不做,呆呆坐着,对我来说是不可想象的,我总是想让生命中的每一分钟发挥作用,要么休息,要么工作,学习锻炼或者娱乐,什么都不做,就是浪费时间。惜时的观念会影响人的行为,所以我不愿有哪怕短时的等待,日常生活中几乎不睡懒觉,总是一醒就起来,不会躺在床上。我也不愿意把时间花在自己认为意义不大的事情上,比如做饭菜和洗衣服。我通常换下来的衣服一周洗一次,一次大概十多分钟,全部洗完,基本上就是用水浸泡一下,把衣服灰尘漂洗掉,重新挂上,一件衣服就算洗过,所以我是世界上洗衣服最快的人。
  
曾国藩家书中对子弟的教育,对长辈的关爱跃然纸上,仿佛发生在昨天,并不遥远。这个圣人式的人物对我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震撼,世间竟有这样的完人。自从看了《曾国藩全集》,我就开始了“读圣贤之书,法古今完人”之路。我反复阅读曾国藩家书、奏折、书札,学习他的为人处事。他给家庭定的八字家风“书蔬鱼猪,早扫考宝”也让我吸收和消化并在生活中实行,书肯定要读,这是肯定的,一生与书为伴,与书为友,好学不倦,这一点我一直坚持下来,蔬,种菜在大城市不现实,鱼,养鱼也不现实,猪,养猪更不可能,早,早起,我几十年做到了,扫,清扫房间我也做得好,考,敬先考也基本做到,宝,敬乡邻也还可以。曾国藩的家风基本上变成我的家风。这八条对曾国藩其实是非常难的,因为他们家是官吏之家,门庭高大,但是他要求家里仍然像普通人一样,书蔬鱼猪早扫考宝,足见其眼光远大,治家有方,再高贵的家庭都不脱离劳动。

由于紧紧抓住读书学习这条,再加上在比较年轻的时候就系统阅读曾国藩的家书,因此人生就有了方向和明灯指引,不会再迷失,随时有人指导和参考。2005年后开始阅读《道德经》和《庄子》,同时学习《易经》,自己的思想一步一步受道家无为思想的影响,人生变得更为智慧和通达,在看待财富、名誉以及利益上更为明智,这些智慧是我的人生财富,也是我自己认为自豪的地方。因为我有,别人没有,所以我自豪。我虽然是开贸易公司的,每天跟金钱打交道,但是我对金钱比普通人更为超脱,财富没有成为我的拖累,金钱自始至终没有成为我享乐的理由,只是让我有条件更进一步来修炼身心。

我的阅读量逐年增加,在摆脱应试教育束缚后,各种各样的主题书我都喜欢阅读,形成了一种对知识的渴望和爱好,养成良好的阅读的习惯,完全没有普通人功利性的阅读。比如读《管稚篇》,这种书相当枯燥,连文史专业人员也很少阅读,但我看起来非常有味。

书对我的影响长期而深远,从内心到外貌。很多人初看我十有八九会说我是老师或者政府官员,几乎没有人说我是生意人,因为我的外表散发一股书卷之气。

 

 

2

我的太太侯运香是一名护士。当初我在桂阳工作时,我们两个人工作的地方相互隔一条马路,她在桂阳人民医院工作,我的初中同学李民郴在这家医院做外科医生,我们经常在一起。他们都住在医院的单身宿舍,并且相互隔壁。有时我去玩的时候刚好碰到侯运香,李民郴就会把我介绍一番,还不忘夸上几句,时间久了侯运香慢慢对我有了印象。但是当时我有女朋友,并且女朋友的父亲也在这家医院做医生,所以大家只是认识而已,后来我跟第一个女朋友分手,当时这个事情闹得有点大,侯运香也听说了,她就主动给我写信,我们就开始恋爱,并于1989年离开桂阳前往北京之前结婚。

侯运香是个十分善良的女性。这种善良出于天性发自内心。从我们正式确定恋爱关系不久,她对我的父母就像对她的父母一样,无微不至的关心爱护。我母亲身体不好 ,体质羸弱,一到冬天就咳嗽不止,年年如此。从我们成为朋友起,她就主动承担起治疗和护理的责任。每次我们一起回乡下父母家,她就会不辞辛劳带着重重的生理盐水和注射器等等,到了以后就开始给我母亲打针,吊瓶一打就很多瓶,几个小时她就陪着我母亲,十分难得。后来我离开桂阳去北京读书,她一个人也同样会下去,同样会给我母亲打针拿药,所以我母亲对她胜过亲生女儿,我们全家兄弟姐妹对她的印象也非常好。

我来深圳不久,侯运香也来到了深圳工作,由一名临时护士到正式护士,再到护士长,几乎年年是医院的先进工作者。她对工作,对病人从来都有饱满的热情,从来不会抱怨,从来不会吝啬自己的力气。 如果说我是后天经过学习修炼,法古今完人,读圣贤书造就出来的,那么太太侯运香则是完全出于天性的善良、勤劳和俭朴,后天的影响少之又少。天性好的东西让她在任何环境能跟不同的人和平相处,让不同的领导和同事接受和喜欢,这一点跟我一生刺头式的风格大不相同。上天垂青她,让她生来就性格完美。

母亲在世的时候曾说过,她想念儿媳妇胜过想念儿子,她习惯了儿子不在身边。

 

 

3

我女儿朱晗琦三岁左右来到深圳,一家人终于在深圳团聚。朱晗琦从小就很听大人的话,不会吵闹,加上外表长得像个洋娃娃,十分可爱。我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引导她对阅读的兴趣,三四岁的时候就带着她去新华书店,让她接触书本,与书为友。偶尔也会给她买一些画本的小儿故事书,然后回家后就给她讲书里的故事,活龙活现的讲得跟真的一样,她听得很有兴趣,慢慢地她就从书本找乐趣,喜欢与书为伴,这是我最早对后代的启发教育,寓教于乐打开阅读之门,加上在家里我大部分的时候也是在看书,家里的书房有整整一大书柜的书,占据了整整一面墙,在这种环境成长的小孩,读书方面的天性自然容易培养。

智力的开发方面,我们给她买了许多玩具,比如认字的拼图,建筑的积木等等,她从小玩得非常好,智力超过普通小孩。但是无论是书本还是玩具,我不会强迫她,也不会有什么特别的计划,只觉得小孩的智力要逐步开发,让她对玩具保持兴趣,不会只停留在认字背诗这种太过于功利性的事情上,我始终注意兴趣的培养和保护,如果强迫她认字,她就会反感,效果反而不好,如果有兴趣,认字是迟早的事,所以不过分强迫她 。

我是典型的大男子主义,在家里希望说了算,因此从小如果我说的话她就一定要听,要执行,不能违背,所以从小她对我就有敬畏之心,只要我的东西放在家里某个地方,她不会去动一下。我记得她小时候,亲戚朋友的一群小孩来我们家,那些小孩可不管什么,见东西就拿,朱晗琦马上就会去制止他们,说那是爸爸的东西,不能拿,她那个时候也就是几岁,有很强的敬畏意识,即孔子说的三畏:一畏天命、二畏大人、三畏圣人之言。她从几岁开始敬畏大人,这是与一般小孩不同的。

朱晗琦幼儿园是市政府机关幼儿园,从来没有哭着去上学,每天都很高兴。我有个不同于绝大部分中国人的习惯,在她出门的时候会亲吻她,在她回家的时候也会亲吻拥抱她,我就是这样以不同于一般中国人的方式表达对小孩的爱,并且一直延续下去,直到现在。这似乎是西方人的习惯,但是我并不是受西方人的影响,满脑子依然是三纲五常的传统中国思维。

朱晗琦小学上了我们家附近的布心小学,当时是广东省一级小学。也许是从小的智力开发和一些习惯和兴趣的养成,她在小学阶段一直成绩优异。我虽然平时不太在意她的成绩,她也从来不找我在作业上签字,但我从她每天自觉地完成自己作业判断,她的学习肯定没问题。

大概在朱晗琦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罗湖区组织学生家长每人写一篇教育小孩的论文,全区几万家长每人一篇。朱晗琦拿到学校的指令后就告诉我,并把学校的通知也一起给了我,我答应后就一个人进书房,抬笔写下“身教胜于言传”这个题目,40分钟后一篇教育论文就写成了,然后我要太太把它打出来并给朱晗琦。也许是选题准确,行文简洁,并直奔主题,这篇文章获得全区教育论文二等奖,是他们学校几百家长中唯一获奖的家长,学校在宣传窗把获奖通知贴上去,后来侯运香又去区里领奖,这件事很为朱晗琦在学校争得了面子。第二年又搞了一次,我的论文得了三等奖,题目是如何营造良好的家庭气氛。

六年小学很快要结束,朱晗琦因为平时成绩优异,被学校选为20个参加深圳市外国语学校入学考试的学生,并最终成了该校的五个考上的学生之一,进入市外初中部。初中毕业参加中考,成绩可以在深圳任何一所高中选择,最终她依然选择了市外高中部。后来高考我让她填了天津大学,让她一个人去更远的地方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本科她修了双学位,电子和英国文学。毕业后考上上海交通大学读硕士,并交换到美国杜克大学,硕士毕业后顺利进入微软,成为一个硬件工程师,在国际化的工作环境下工作。

由于从小学习习惯良好,在晗琦的学习方面,我几乎没花任何功夫,既没有监督她的学习,也没有像普通家长那样的经常跟老师联系,了解她在学校的情况,我几乎是什么都不管,因为良好的习惯,以及对学习的兴趣,会使她努力学习。

比较例外的一次要求她学习的,是有一年暑假,大概是小学五年级时,我跟她说把唐诗三百首背下来吧!她根本没用一个假期,大概十多天就全部背下了。六年级暑假我就让她背宋词300首。至于《朱子治家格言》,一个周末就背下来了。这是整个小学我干预她学习的少数几次,其他一概没管。我有时跟她开玩笑,说考试成绩要那么高干什么,80分就够了,她就回答说,不行,一定要90分以上。我回忆对她的教育培养,真是小时候习惯的培养,加上我自己喜欢阅读,对她起了很好的作用,其他根本不重要。初中和高中阶段我几乎没有过问她任何学习方面的事,省了很多心,我坚持我自己的学习,她自己对她的学习负责。

天津大学是我选的学校,这所大学没有兼并其他学校,校区也没变化。天津虽然地理位置靠近北京,但在当时还比较传统和保守,我认为是适合学习的地方,这就是当初我的考虑。在她即将考大学和过十八岁生日的时候,我写了一封信给她,作为18岁的生日礼物,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献给女儿18岁的生日礼物——爸爸的一封信

 

   亲爱的女儿,你不知不觉就18岁了,完成了人生从少年到青年的进程。在你十八岁生日的这一天,爸爸以这封信作为给你的生日礼物。

当你走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你的妈妈在县人民医院工作,而你的爸爸则远在遥远的北京读书。十八年前,无论是你的爸爸,还是你的妈妈,都是当时最优秀的青年人,他们对生活和工作充满激情,他们都是父母引以自豪的儿子和女儿。你的爸爸和妈妈都是靠自觉的努力考上学校,取得工作的资格。这在当时是青年学生追求的目标,大约只有5%的学生能有这种机会。你的爸爸更是通过自学,考入中科院读硕士,这在当时是十分轰动的。因为当时考取硕士是那么的不易,录取的硕士只有当今的几十分之一。

亲爱的女儿,你出生在这样的家庭我觉得你是幸运的。因为你自小就在良好的氛围中成长,你二、三岁的时候,就开始认字,背唐诗,玩智力游戏。爸爸曾在你三、四岁的时候就带你去书城,让你从小就喜欢书本,因此,你喜好阅读的习惯在很小的时候就养成了,当你进入小学后我们几乎没有为你的学习操心,因为你已经成为一个自觉学习的人,这就是爸爸妈妈带给你的天赋。

爸爸从小就喜欢阅读,即便到了快四十岁,还在攻读博士学位,这对你也是一个很好的影响。因为爸爸深知身教胜于言教。我们没有什么不良爱好影响到你,这是你得以顺利成长的关键因素。别的家庭的父母可能没有这一点,然后他们就靠管教来约束孩子。

女儿,你从小就十分聪明,智商高过爸爸妈妈。在你很小的时候,也就是四、五岁的时候,就可以完成很复杂的游戏,到小学时就可以做复杂的数学题目,可见在这一点上,你是遗传了父母最优秀的一面。

女儿,你从小喜欢阅读,学习成绩自然十分优秀,因此,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在最好的学校完成,这是你自己努力得到的,也是父母当初无法与你可比的。

我们的家庭背景是这样,你的爸爸完全来自于农村,世代务农,从小就在农村长大,直到16岁。你的妈妈同样来自农村,但你的外公是老师,条件稍微好一些,但无论是爸爸还是妈妈的家庭,都没有一个做官的。因此,人生的道路全靠自己去开创、去把握,付出的努力可能是别人的好几倍。

爸爸本来可以做一个学者,中科院硕士毕业就可留在北京并进一步出国进修,有望成为名满全国的教授,但是为了你和妈妈,毅然选择来到深圳,希望你能理解这一点。

女儿,现在你已经十八岁,站在人生的新的起跑线上,爸妈期待你以下几个方面能做好:

1.考入名牌大学

2.树立自己人生的理想,

3.强壮自己的身体,

4.丰富自己的知识,

5.修养道德的培养。

你现在正在备战高考,这是三十年来每一个高中毕业青年都必须经过的一关,希望你合理安排时间,把基本概念理清楚,均衡各科成绩,以理想的成绩考入理想的大学。

关于树立人生理想,我们对你没有特别的引导,因为时代不同,我们怕误导你,希望你确立一个人生目标,向着她努力!

强壮身体,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做任何工作,都要以健康的身体做前提,你从小不太好动,锻炼太少,没有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希望你选择一项体育运动,作为你长期坚持锻炼身体的内容。

丰富自己的知识,人在年轻的时候,必须给未来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很好的知识基础。古人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说明年轻的时候,学习一天等于中老年后学习十天,因此,年轻时以学习知识为主。现在号称是知识爆炸时代,但基础知识的变化并不大。一百年前的电学理论、二百多年前的力学理论,仍然是今天人们必修的知识。在文科方面,《四书五经》及八大家的文章一千年来也是人们的必修书,相信未来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历史学方面:《史记》、《资治通鉴》仍然是任何一个有一定知识的人必备的,希望你好好读完这些书籍。

你的爸爸读书的范围很广,自然科学的书几乎所有专业都浏览过一些,比如天文学、地理学这些人们不太热门的学科都看过。你爸爸对电学有很深的理解,看的书也最多。数学方面,爸爸做过几千道大学数学难题。另外,你爸爸持续了近二十年学习英文的过程,今天,你的爸爸可以看、写、说英文,也可以很随便的看懂文言文。在管理上,爸爸把从国外带回的英文版管理学看了五遍;爸爸作为管理专家,给上百个中高层人员培训过管理。2007年,爸爸作为高级特聘人才,担任广东省电子集团技术中心主任和粤晶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2007年,爸爸用英文写的论文被国际微电子和封装学会(IMAPS)年会选中,因而被吸收为会员。

你爸爸对历史有特别的爱好,系统地看过《资治通鉴》、《史记》、《中国通史》(10本)、《清史》(6本)、《中共党史》、《欧洲史》、《国际近代史》,其中《资治通鉴》已看过两遍。

爸爸也喜欢唐宋八大家的文章,其中通读了《柳宗元全集》。唐诗和宋词也各背过上百首,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也通读了一遍。《曾国藩全集》8本看过两遍,部分看过4遍。

女儿,希望你能在未来加宽你的阅读范围,不要局限于有限的几本书和有限的几门科目,知识丰富才能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同时阅读本身也是一种很好的享受。

在修养道德方面,按最高的要求来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我和妈妈因出身贫寒,不可能有很高的道德修养水平,但是也没有任何差的品德。希望在这一点上你更要超过你的爸爸妈妈。古人说:衣食足知礼仪,饥寒起盗心。今天,你的家庭条件已经好了不知多少,因此,你要有更高的道德修养水平,你的沟通,你的对人态度,你的爱心都要超过你的爸妈。

女儿,在你这个时代,大部分人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因而容易养成自私的毛病,再加上物质条件比较好,对后代是有求必应,其结果是使后代不知物力唯艰。我希望你要有觉悟,知道你们这一代人的不足,然后去克服。自古圣贤教人,皆重德行,因此,你要在德行修养上超过同时代的人,把物质上的欲望降低一些,而把道德和知识的要求更高一些。古人说富不过三代,过多的物质条件使人很快就衰退和堕落,所以有叔向贺贫的典故。爸爸看历史时,知道富贵之家很少有完好的结局,比如古诗中提到的“昔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导家和谢安家是东晋朝的大富豪大权贵,他们曾经富可敌国,位极人臣,但很快衰败。古人还有邓通和石崇都是富可敌国的人,最后都没有好结果。所以你要崇尚俭朴,以俭养德。

女孩之德重闲淑内秀,尊老爱幼,扶贫助弱,用爱心去对待周围的人,知书明理而勤于理家和相夫教子,这些传统美德并没有过时,只是当今社会道德废驰,人们重物质轻德治仁义,未来必有有识之士去重振道德纲纪。爸爸日常对你关怀不多,这不是爸爸不爱你,你从小就在爸爸的爱中成长,每天上学、放学爸爸都会亲吻你,爱女之情溢于言表,但爸爸很少用物质去表达爱,物质是当今社会并不缺乏的,即便贫困之家,一般的物质条件也容易保证,况且我们这种中产阶层。爸爸希望你的德行为先,故而有意识的不以物质去表达爱。爸爸青少年开始就严于律己,特别是对时间的珍惜和对物质上个人享受的克制,超过了周围所有的人,这是爸爸能从一个农村孩子成长为一名博士的关键。小时候老家农村没有电,每次爸爸从城里回老家看爷爷奶奶,晚上坚持在油灯下看书。冬天很冷,没有火烤,农村的人很早就睡了,爷爷在床上不断催爸爸睡觉,爸爸坚持看书到深夜。爸爸出差途中,在车上总是在看书,每天早上起来就大声读英文,坚持10多年,从来不给自己睡懒觉的理由。在水电局工作8年,学习8年,总是深夜睡觉,黎明即起,住在爸爸后面楼房的同事说,他们从来没有发现我的灯晚上比他们先灭,清早比他们迟开。在山区下乡,经常一天走60里山路,比山区农民还吃苦耐劳,很多农民被爸爸的精神感动;这种事过去几十年,爸爸记得很清楚。后来因为爸爸而使你的爷爷、奶奶晚年过上幸福生活。也是因为爸爸而使整个家族改变,这是你所知道的。希望你珍惜时光和克制物欲。浪费时间和追求奢侈享受自古至今没有不败的。

女儿,你的爸妈都已经四十多岁,有你这么优秀的女儿我们倍感自豪,但是我们希望你更优秀,我们期待你更大的进步,希望你德智体全面发展,去迎接你美好的未来!

                                          爱你的爸爸

 

 

大学阶段我会经常在清早打电话给她,看她是不是还在睡懒觉,我怕大学太过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她养成不好的习惯。后来考研和选上海交大则完全是她自己的决定,甚至也没跟我商量,去美国杜克大学也完全是她一个人处理,没让我帮她任何忙。

 

 

4

朱晗琦初入职场的焦虑程度超过我想象的程度。作为管理者,我知道职场焦虑普遍存在,我甚至写过一篇文章公开发表。

 

管理者如何管理员工压力

 

挫折、威胁、困境是引起员工压力的三大主要因素。通常引起的发怒或者恶劣情绪主要由这三种因素引起,要么是失败的挫折,要么是来自于某方面的威胁,要么是与某些人的冲突矛盾的困境。人们一旦感到压力,便不能在最佳状态下工作和生活。但是几乎每个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都会有压力的时候,因此管理者要关注员工压力,使整个团队在和谐中工作。

威胁的压力需要重点分析,因为它比挫折和冲突来得更频繁。威胁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想象的。但是两种威胁都会使人焦躁不安。挫折是过去或者未来的障碍,如果一些事物妨碍了我们正常的过去就会产生挫折感或者遗憾,我们就会因此而烦恼或者压抑。但是如果这种障碍是预期的未来事物,我们就叫威胁。

人们内心普遍的矛盾就是当我们内在愿望需求推动我们向不同方向前进,改变了现有方向时,就有困境产生,比如有多种选择时的进退两难也是一种困境。以上是内心思想引起的焦躁压力,同时我们还要普遍受到外部的压力因素:

噪音

空气污染

拥挤

人际关系

工作

生活

责任太小或者太大

太多的制度

以及内部压力因素:

太差的饮食

缺少锻炼

身体毛病

与同事的关系紧张

把事情看得太重

性挫折

失去生活意义

没有自己享受时间

如何管理这些负面压力?首先,行为和环境可以减少不高兴情绪,例如社交、休假等可以减压,安静环境、轻松工作、有凝聚力的团队也可以减轻压力。

对管理者来说,策略性地为那些有压力的员工安排一些培训,使他们暂时脱离工作,或者使他休假几天、暂时减少工作量等都是让下属释放压力的方法。

如果某个员工与经理关系紧张,通常总经理的做法是要向该经理给出支持他下属的信息,让该经理对其下属有所顾忌而减少下属压力,否则这个员工的压力就会持续并会离职。

优秀的管理者要注意观察员工压力状况,由于员工不会主动表述自己的压力或者情绪,特别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用含蓄心态处世,不愿把内心敞开给别人,需要管理者的观察能力去发现下属是否承受某种压力,然后加以疏导。有些压力可能不是来自于工作,比如亲人永别、夫妻不和、子女不听话、家庭经济变差、失恋等,这方面的压力管理者有时更难发现,需要到该员工的同事或者朋友中了解,必要时要找员工谈话,然后给予必要帮助,或者委托职能部门去解决。由于国外看心理医生是很普通的事,所以国外的人面临压力时会找心理医生,由专业人员释放压力,而我们中国的传统,除非有精神病,不可能看心理医生,所以我们国家很多人有心理问题,这给管理者带来很大麻烦。

良好心态是团队和谐的基础,也是员工发挥最佳才干的必要条件,是中国管理者普遍的管理难点,但是它确实是管理者日常最重要的管理内容。        朱军山  2011年6月

 

 

 

在日常管理过程中,我很注意新入职的员工的焦虑情绪,对他们的关爱超过其他员工,曾引起老员工的不满。

朱晗琦初入职场,就职于微软苏州研究中心。这是一个国际化的工作团队,同事们来自于全球各地,大家用英语沟通。她虽然是读书时的学霸,但是面对这样的环境,加上她内心的完美主义,让她一下压力就上来了。父母不在身边,没有人排解压力,几乎把她压垮,甚至提出了放弃这份工作的想法,有一次行李都寄回来了一部分,准备适当的时候就向上司提出辞职。我知道问题的严重,但也知道这是初入职场的普遍现象,其实几乎是任何人都有,只是轻重程度而已,并不奇怪。朱晗琦作为一个独生子女,又是高材生,从幼儿园开始就一直是深圳最好的学校,一路顺利,几乎没受过什么挫折,因此面对这种职场矛盾,她无所适从。她抱怨说,别人不配合她工作,很难做,我听到她这种抱怨,知道问题核心是在她自身,在她与社会的适应性,在于她与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和职场政治的磨合,因此我那段时间经常去苏州看她,排解她压力,鼓励她士气,我跟她在苏州河边散步,交流工作上应当注意的问题,我以自己亲身经历告诉她,任何人初进入一个新环境,压力都是非常大。首先不要怕,因为每一个人都必须经过这一步,只是有些人掩盖了,有些人暴露了内心的焦虑情绪,所以首先心理上要接受,不要以为碰到很差的上司了,碰到很差的同事了,其实根本在自己,自己要去接受。其次要承认自己的不足,自己有不懂的地方,自己有处理不好的事情,因此需要别人来帮助,这是合理的,不是自己行不行的问题。另外,在跨国公司工作,大家其实更关注团队效果,不太喜欢个人英雄主义,任何时候要讲相互配合,讲沟通,一件事即使完全是自己独立处理,也要不断地把工作沟通出去,让同事特别是上司知道你在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碰到什么问题等等,要及时告诉别人,不是你愿不愿意这样做,这是团队工作的要求,不能等到问题处理有麻烦再说,而是始终把周围的人拉到你工作的项目中,这样大家相互知道对方的工作,这才叫团队协作。但是一个人往往认为这个事我一个人在做,用不着告诉别人,这种心态下很多人就不愿意把工作跟别人沟通,觉得沟通了也解决不了问题。但问题是有时你需要别人配合,因为你前期没沟通,大家对你的工作处于盲区状态,你的要求太突然,大家就会不愿意。

越是能力强的人越不愿意跟人沟通和请教,觉得那是很丢人的,我怎么能让人觉得不行呢,我一定要自己把事情做好,让别人觉得我可以。我在管理新员工的时候特别注意这一点,要求新员工一定要沟通,无论你懂还是不懂都要跟周围的人互动,不互动我就认为不行。朱晗琦的问题其实就是沟通问题。我总是提醒她注意跟别人的沟通,我跟她交流一次,她可以保持一段时间的良好状态,用她自己的话说就像打了鸡血那样信心满满,状态恢复,过一段时间后又有问题,然后我们又在一起交流,循环几次后,她才慢慢适应了工作。后来她在工作上越来越好,被同事和领导认可。2017年,江苏省长石泰峰来公司视察的时候,公司就派她给省长做讲解,当天江苏电视台和报纸都把她介绍时的照片放出来了,让她很有工作自信。

2018年她参与的一个项目获得了微软最高管理者萨提亚的奖励。作为在跨国公司工作过的人,我知道这是非常高的内部荣誉。2019年她去美国出席美国妇女科技人员大会,微软两个名额,她是其中一个。2018年她因为脚痛的原因休假,一个技术问题困扰了她所在团队很久,她休假结束后设计了一个方案,很快解决了问题,因此引起了微软硬件部门的重视,连高层也开始关注她。2020年她入职微软深圳测试中心,她跟我说是由深圳分部老板的老板,预先同意的,同意的人比深圳中心的负责人高了四个等级,所以她根本不担心自己的工作,我很高兴她完全掌握了自己工作上的命运。

我有几次碰到客户问题解决不了转给她,她很快就帮我处理好,有时候靠她自己,有时候借助外力,反正最后我的问题解决了。她真正成了职场的精英和电子应用技术方面的行家。

 

 

5

随着年龄的增加,社会阅历丰富,人会变得越来越有智慧,生活之路也变得越顺畅和宽广。但是另一方面,人的精神体力下降,对事物的兴趣在下降,对人对事的热情在下降,最后归于沉寂,像江河汇入了大海。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随心所欲不愈拒,人生大概按这个规律发展,我的人生也是这样。到了50岁之后,由于学习和社会阅历,自己认为变得通达了许多,对于名誉,对于财富,对人际关系等,不再那么执着,逐步在放下一切,让自己活得自由自在,不受外物外事之累,提前做到随心所欲,由奋斗人生变成欣赏和享受人生。

2018年底,我把新房进行装修,按照我的喜好装修成中式风格,家具也是明式红木家具。特别制作了三个大书柜,可以放下3000多本书,然后陆续购进了书籍,让家成了一个小图书馆,我可以尽情阅读不同的书。有时一天可以看十几本书,自己感到在享受人生;当亲戚朋友来我家玩的时候,也会触摸书本,浏览书名,也是一次小小的文化教育,他们不一定也成为一个文化人,但是至少心灵会受一些触碰,特别是那些小孩,幼小心灵里或许埋下了文化的种子。

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在贫困的时候需要的是吃饱穿暖以及生存下去的基本需求,在满足这些需求之后,开始有更高层次的需求,我自己归结为物质上的需求和精神上的需求。作为社会发展的结果,现在的人物质上的需求基本上满足了,部分人不满足,不是真的不满足,而是他们内在欲望没控制好,有太多非分的物质需求,他们的欲望永远得不到满足,一生成为物质和金钱的奴隶,自己不能主宰物质,却让物质主宰自己,何苦!我的物质需求从来都是非常满足的,我庆幸赶上了物质丰富,供过于求的时代,内心常常为人们过多的物质追求和浪费担忧,担心资源会被这个社会过多的浪费而耗尽,给人类未来留下隐患。我有时真的希望这个社会发展更缓慢一些,更和谐一些。何必4G还没有使用熟练马上淘汰,上5G,用得着几秒钟下载一部电影吗?几分钟也够快了,这些所谓的高科技只会更加助长了人们的欲望,99.9%传递着垃圾信息,可有可无,甚至有害!人们无休止地发送随意拍的图片和视频,再快的5G最后也不够用,这是人们的欲望没控制好,心态没控制好。我自己认为老子无为的思想,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因为现在的社会太有为了,有为到无止境的地步,近乎疯狂,我常常为这个社会担忧,为科技的发展担忧,整个社会在暴殄天物。当5G出来后,大量在用的4G被废弃,许多是刚刚使用的设备就要被废弃,大量手机要淘汰,这种巨大的浪费,无法衡量,但是人们却在为高科技的发展而欢呼。

我不断在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就好像普通人追求物质这样永无止境,我的阅读量不断增大,真有时不我待的感觉。家里那么多好书何日可以读完啊!阅读的兴趣很广,甚至拿一本微积分也要看下去,拿一本量子力学也想往下看。我享受这种阅读,丝毫不觉得受苦,知识的海洋,文化的海洋,让我享受不尽,这种享受是任何物质替代不了的。

 

第十七章  杞人忧天

 

1

我对这个世界和这个社会经常表现出莫名的忧虑。我忧虑科技发展过快,人们对一项技术没有足够的心理适应,新的技术又出来了,如此反复地持续下去。我们发展科技的目的到底是什么,难道仅仅是因为这项技术是新的,我们就要去发展吗?过去几十年的高科技发展造就了今天人们时时处处沉浸在高科技的海洋,但是今天的人们真的过得比七十年前高科技出现前更为幸福吗?今天的发展可以维持下去吗?今天的发展是理性的吗? 

物质高度发展了,但是社会并不和谐。人们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发展上,忽略了人们本应该追求的社会和谐和幸福,这是我几十年对这个社会长久的担忧。高科技助长了人们的欲望,引导这个社会每个人去浪费,去为所欲为,去破坏环境,去消耗太多的资源,去帮助加速这个地球资源的枯竭,但是人们对此熟视无睹,大家都在为高科技狂欢。

太空探险、登月计划、木星探测、哈勃望远镜、国际空间站、高能粒子加速器等等这些人类重大的科技活动对环境和资源的破坏和消耗达到空前的水平。每一次火箭发射,相当于400吨汽油的燃料在几分钟内燃烧完毕,把重重的火箭送到太空,而探索到的知识是几百年内对人类毫无用处的。人们通过登月计划取回了月球的土壤,但这对人类毫无用处,人们化验月球土壤的成分,但是月球还是月球,地球还是地球,人类永远也只能依赖地球生活。人类以破坏地球的代价去探索毫无意义的月球。其实人类早就通过望远镜看清楚了月球表面,看清楚了上面的环形山,知道上面毫无气体,白天温度上百度,可以把一个人在五分钟内烤干;晚上温度零下一百多度,地球上带去的任何电子设备都无法工作。也知道上面有几十亿年来陨石撞击造成的一个一个坑,因为月球没有大气层保护,陨石直接撞击,没有任何阻拦,也无法燃烧,因为没有氧气;知道这些就足够了,但是人们非要耗巨资去探索月球。同样的,木星探测更是如此,因为那是另外一个行星,位置更为遥远,对人类更是毫无意义,但是人类仍然要去探测。探测器带着原子能发动机连续以每小时1万4千公里的速度飞行了近六年才靠近木星,发回了许多照片,让人类更清楚地看到了这个看似漂亮,实际是以有毒气体为主的木星,这些有毒的大气层是地球大气层的几十倍高度,人类根本无法进入,即使进去,因为大气压和万有引力是地球的十倍以上,很快会给自己的重量和强大的大气压压成一张薄饼。

 

 

2

电子工业是近几十年人类自豪的科技成就。电视技术、电脑、互联网、手机改变了人类的生活,这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发展,但是人们完全忘记了电子工业对人类的危害。电子工业中普遍使用的铅对人体的神经系统有损害,让人们患上一种任何仪器也无法检测的身体毛病,人们只知道身体有问题,但不知道问题在哪里。铅的使用持续了上百年,由此产生的废弃物分散在世界各个角落,因此人们会从食物链中摄入铅,无人能幸免。近年人类开始禁止铅在电子产品中的使用,但是人们已经消耗了太多的铅。

   电视技术把世界各个角落发生的事情的画面送入千家万户,因此电视的出现把世界拉得更近,但是电视已经培养了人类的懒惰,人们坐在电视机前几小时一动不动,沉迷于似乎真实的,其实是由电子技术复制的现场图景,人类为这项技术欢呼了几十年,直到手机和互联网的出现才打破电视对人们的吸引,人类开始疯狂地迷恋互联网和手机;近年来,人们对智能手机的依赖已超过任何工业产品,远非电视能比。智能手机给人带来的方便使任何年龄的人迷恋,以至于人们很难一天不用手机,人们的视力普遍被损坏,人们的行为习惯被改变,人们普遍成为低头族,痴迷于虚拟的世界,对眼前真实的世界熟视无睹,人们的行为和情感被改变,甚至恋人就在眼前,但是相互却在用微信聊天。网络上传了一张照片,说有个老奶奶生病住院,十几个儿孙去医院看老人,大家四周围坐,每个人低头看着手机,老太太孤独地看着大家,人在眼前,心却在虚拟世界。

 

 

 

3

芯片技术的发展引发了许多相应的技术革新。最新的芯片技术可以制造7纳米线宽的集成电路,人们制造产品的尺度迈入到原子的尺度。一个一平方厘米的芯片,可以集成一亿五千万个晶体管。人们手上拿一部手机,相当于捧着几亿个晶体管,这是过去几十年积累起来的技术成果,由各国政府推动,最后走入千家万户,每个人都在为技术的进步欢呼,每个人都在期待更新更好的技术和产品,但是这种耗费无数资金和人力发展起来的技术助长了人们的欲望和更大的期待。人们拿着包含几亿个晶体管的手机,也许一年不到,新产品出来了,几亿颗晶体管弃之如敝菷,毫无可惜,人们就在这不断追求中过日子,人类创造的最高科技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

当4G技术出现的时候,全世界都在欢呼,可以几分钟在网络上下载一部电影,一部高清的电影,而不是经过压缩的电影;但是仅仅过了五年,5G出现了,只要几秒钟,而不是几分钟就可以下载一部高清电影,全球都在为新的技术欢呼,十几亿部手机,每部都带着完好的几亿个晶体管,成为人类的垃圾。可以肯定,新的手机在功能上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速度更快,但是普通用户没有感觉,只是高科技公司会告诉你新手机有什么技术,否则用户感觉不到。

这种技术进步给人带来一些方便,高科技公司又大肆宣传一番,让企业利益最大化,至于这种技术对人类的影响,对环境的破坏,从来没有人认真研究,人们羞于说高科技的坏话,习惯于为高科技欢呼。

5G出现后,淘汰的数量巨大的手机只是一个方面,所有的设施也会随之成为废品,他们大部分使用不到四年,标签还没有变色,几乎全新。这些浪费对环境的破坏,对人类资源的消耗是巨大的,许多资源无法再生,全球的储量有限,枯竭的一天越来越近,而人类还没有找到相应的替代材料,迷迷糊糊地像夜行者走山路,某一刻会跌下悬崖,比如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之一的镓,全球的储量就非常少,远远满足不了浪费和消耗。

四、技术发展助长了人们的欲望,几乎全体的人类都在期待新的技术,但是社会并没有因为技术的发展而变得更和谐,人与人的关系似乎变得更差,比如过去存在中国几千年的乡村文化几乎消亡,过去在小小的乡村中人们自耕自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真正的小国寡民,虽然辛苦,但是人们悠然自得,没有烦恼,没有焦虑,一场及时的大雨会让他们欢天喜地,一次小小的收获会令他们高兴很久,那种幸福的持久远超现在的人们。社会发展到底为了什么,离开了人性,离开了人的幸福和谐,这种发展的意义又何在,人们总在舍本求末追求发展,真正人的幸福和谐反而被人遗忘。

技术的发展让媒体有更大的影响力,然后媒体去催眠广大的民众,人们就在这种被催眠当中接受许多的由别人强加的价值观,左右他们的生活,左右他们的行为,人们很难独立思考,独立生活,人们过惯了被媒体催眠了的生活,只有这种生活才符合社会价值观,才不被人嘲笑,人们往往忘记了自己过得怎么样,只想着跟社会接轨,仿佛接轨了就对,不接轨就错。有一次我在跟一批年轻人一起吃饭聚会的时候,有个年轻朋友开玩笑说,朱博士,你虽然是博士,但是也差不多被社会边缘化了,我听了不高兴,反对说到底谁被边缘化,我在追求真理,你们天天玩手机,是你们被边缘化了,你们被边缘化到了不学习的地步。

我总期待人们像关注技术发展一样关注人本身,因为人是社会的主体,离开了人,社会毫无意义,但是一次一次失望。民众、政府、社会机构很少有像关注技术一样去关注人。人本来最应当受关注,因为任何技术都要靠人的使用实现其价值,但是现在这一点似乎被人忘记了,科技公司首先要利用媒体把大众集体催眠,让人无条件接受新技术,至于这种技术的好坏,对社会,对人类,对环境的破坏那是另外一个话题,是一个不重要的话题。

五、人们在享受高科技的同时,也同样面临发展带来的副作用,其中最直接的就是环境破坏。社会发展太快,技术更新得太快,产生的废物远远超过地球本身的自我净化能力和降解能力,一年产生的固体废物可能几十年才降解,所以这个地球被污染,人们时时处处都处于这种废物的包围之中,影响生命的质量和人的感觉,有毒的物质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渠道进入人体,损害人体健康,让许多人患上莫名的亚健康。

   蓝天白云,沉鱼落雁,这种最普通的自然现象越来越少,人们对此十分麻木,觉得我们这个社会就应当是这样,发展就应当破坏环境。

  过快的发展让人们的思想无所适从,社会和政府还没有整理出一套适合新时代的价值观,新的技术又出现了。既然政府引导不了潮流,那就让明星来引导,新时代的年轻人跟着时代的步伐,只要潮流,不管浪费,人类在颠覆几千年根植于内心的价值观,连政府也一样,因此有扩大内需的口号,刺激消费的政策,换一种说法就是鼓励你浪费,这种似乎颠覆人性的事情确确实实在发生。

  人们早已把我们的古圣先贤的话抛到九千里外,老子说无为之益,天下莫能及,人们最需要的是无为,在自然面前不乱为,我们现在完全与无为背道而驰,我们不但有为,而且乱为,乱为到天翻地覆,人类没有丝毫的警醒,依然在有为和乱为的路上前行,我们人类总觉得老子过时了,即使头破血流也不悔改,继续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把小小的地球折腾,环境污染,反常气候频繁出现,臭氧层空洞,人类有为得地球有可能不适合人类居住,人类所有的科技成果和上万年的进化文明化为泡影。

 

我这是杞人忧天吗?

但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