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86
2021-04-12
2500年前,中国伟大的哲学家老子把一生的思想凝聚在一部短短的道德经中,从此影响了中国2500年。道德经虽然只有5000字,但是影响力超过其他任何哲学著作。其思想的光芒历尽几千年而依然闪烁,至今人们依然像挖掘宝藏一样研究它,学习它。
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员,我有幸在世界有名的跨国企业工作10年。这十年每天面对的是数字管理,按照国际化企业规范的沟通方式与不同层次的人员沟通。既接受过不同的培训,也培训过很多员工,对国际流行的管理理念如TQM, 6σ有比较系统的认识。2005年起,我开始自己创业,有机会按自己的意愿构造一个团队,然后在这个团队中注入企业文化。在TQM管理文化的基础上学习道德经的思想然后去应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道德经是一本哲学书,但它是实用的哲学,既告诉我们如何树立观念,又告诉如何管理。
首先是管理的辩证思想。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意思是说任何事物有两面, 比如有伴随无,难伴随易等等。做管理的人一定要用辩证思想看待日常事物。比如对员工,要看到优点,也要知道缺点。一个有技术专长的员工往往有性格缺陷,而一个人际关系如鱼得水的员工往往就是个学无专长的人,什么都不精通。一个客户,如果交易的价格很好,付款及时,这种客户是大家争夺的重点,往往容易流失;而一个有诸多麻烦的客户一旦建立业务关系,则其他公司不会去抢,可以维持很久的业务关系。辩证思想有助于我们客观全面看问题,做到荣辱不惊,居安思危。
关于团队管理,老子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使民不知不欲,使夫知者不敢为”。(意思是说,不要推崇某个人,使人们去争这个名誉;不要看重那些稀少的物品,使人们都想得到它而起盗心;不去展示那些引起欲望的内容,使人心烦乱;圣人的管理是使人内心没有太多欲望和邪念,但是能过衣食无忧的生活;使人们不相互竞争但却身体健康强壮;人们都不去攀比心态平和,少部分不安份的人也不敢乱来。)
做管理的人要知道,团队的力量是最重要的,而好的团队的标志之一就是大家思想统一,没有太多私心杂念。我们重要的是提升团队效果而不是依赖少部分精英。管理人员不应只关注精英而使大家去争做精英,使团队的力量减少。管理追求的是团队的和谐,如果团队中每个人都有很多的想法,每个人都想出人头地,这种团队很难管理,运作效率也不高。管理人员就是要构造这么一种氛围,不给那些想个人快速成功而去投机取巧的人以机会,让每个人都专心做自己的事,不去竞争。我们考察优秀的跨国公司,他们内部就是这种文化氛围。日本的企业从总经理到普通员工都在一个开趟式办公区办公,一切透明,人人平等。职能划分很明确,职位的升迁没有任何空子可钻。公司有合理的提升机会,也会有合理的待遇。在这种情况下,花心思接近领导谋求升迁的人几乎没有。他们虽然不提“弱其志,强其骨”,但是通过体制达到了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的效果。反观一些管理很差的企业,员工个个都有自己的想法,都希望接近管理层得到领导认可,人人争位置争名利,这样的企业是很难管理的,员工在这样的企业工作也是很不愉快的。
关于最高管理层管理效果,老子说:“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犹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意思是说,最好的管理者,大家都不知道他的存在,好像他没有起作用。稍微次一些的,大家对他歌功颂德,都说他有能力;再次一些的,权威很高,大家都怕他;再次一些的,大家不喜欢他,背地里骂他。好的管理很少发号司令,事情做好后,人人都说,这是我们自己完成的。)
一个正确的管理者最好的管理方法是通过引入正确的管理理念使团队运作,员工是自发自动地做自己份内的事,好像总经理不存在一样,管理者个人隐身在企业文化之中,只是在后面引导去构造一个和谐的系统,员工在这个系统中自发地工作。这是最高的管理境界。在这种公司中,员工自己认为自己能干,充满自信。我们很多的管理者反其道而行之,什么事都要显示总经理的存在,公司离开总经理就无法正常运作,自己很辛苦,运作效率也不高。虽然很多人认为他能干,认为他是企业英雄----即如老子说的“亲之誉之”,但是这种企业管理并不是最优秀的。用一个管理名词叫做授权不好。老子在几千年前就告诉管理者,一定要授权,授权到下属都不知道你的存在:“太上,不知有之”就是最好的管理。
关于细节管理,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要我们做事注意细节,不要眼睛只看到高处远处,而要看到小处,容易处。一个企业的成败不是决定于能否做大事,而是决定于能否把事情的细节做好,即细节决定成败。如果细节做好了,肯定能做大,即“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老子还说:“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破,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要我们在问题刚出现的时候就采取行动,在平安稳定的情况下,事情是可以把持的;一旦到了混乱的时候,什么都不好办了。 事物还比较脆弱的时候,很容易将其解决,一旦成熟壮大,解决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 所以,一切作为都应当在事变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去做,一切治理应该在还没有发生散乱的情况下去进行。从小事做起,一步一步积累,最后成就我们的大事。我们失败往往是快要成功的时候,大家放松了,最后离成功只一步之遥而失败,没有做到有始有终。
以上这些只是道德经的少部分内容,但它足以提示我们管理者改进管理。中国几千年前的先贤已经给我们指示了管理的方向,只要我们按他们的去做,我们就能够成就我们的企业。